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本研究以豇豆疫霉Phytophthora vignae Purss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为靶标片段,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8株不同地理来源的豇豆疫霉菌株LAMP检测均为阳性(绿色),扩增产物用2.0%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特有的梯形条带,而其他11种卵菌近缘种及12种常见病原真菌和细菌共42个菌株均未观察到这些现象。灵敏度分析显示: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到100fg/25μL。采用LAMP方法对福建建瓯和宁德采集的62份疑似豇豆疫病病株样本进行检测,并用组织分离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LAMP和组织分离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67.7%(42/62)和61.3%(38/62)。综合以上结果,LAMP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高效、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基层部门用于田间豇豆疫霉快速检测。
摘要: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昆虫基因组学及其相关研究成果与日俱增。把农田景观要素嵌入基因组结构、适应性遗传变异和基因功能的研究,揭示在特定景观背景下害虫适应性和致害性的分子机理,是景观基因组学与害虫治理研究的新领域。景观基因组学是景观生态学与种群基因组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探究生物对所处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研究重点是在环境因子的选择作用下,考察和分析物种的适应性进化及群体之间的基因流和遗传漂变;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空间采样策略的设计、分子标记的使用、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本文概述了景观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包括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发现和成果,并进一步阐述了景观基因组学在昆虫抗药性治理、保护性生物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旨在促进更加有效地开展可持续的害虫综合治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促进作物安全生产。
摘要: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age-stage,two-sex life table)简称两性生命表,是种群生态学研究与害虫治理中常用的重要理论与分析工具。根据两性生命表理论而设计的方便用户的软件TWOSEX-MSChart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用于昆虫种群研究的数据分析。两性生命表软件的分析功能是由许多的统计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方法作为数据分析的支撑,其中自我重复取样(bootstrap)是其重要技术之一。本文详述了bootstrap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其在两性生命表分析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多项式定理(multinomial theorem)在生命表研究中的应用。与常用统计方法相比,bootstrap不需要数据分布假设就可以对数据总体的分布特性进行统计和推断。在两性生命表分析中,bootstrap不仅可以估算种群参数或一般统计值的方差和标准误,同时利用paired bootstrap test还可以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准确显示种群的变异性。利用相同的自我重复取样样本(same bootstrap samples)可以正确计算昆虫的孵化率与不同繁殖型对种群参数的贡献,并可连接天敌的生命表与捕食率分析,以正确分析昆虫种群的繁殖力或天敌种群的捕食潜能等。此外,本文介绍了bootstrap数学理论基础的多项式定理,其在两性生命表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证明了bootstrap重复取样技术能得到较稳定和可靠的总体参数估计,并分析了生命表研究中考虑无效bootstrap样本的重要性。近年来,关于两性生命表及bootstrap的应用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关于bootstrap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很少报道。本文将有助于从事昆虫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人员理解bootstrap技术和多项式定理的基本理论与原理及其在两性生命表分析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将其运用于相关科研工作中。
摘要:本文介绍群体饲养生命表的资料分析基本原理及转换为个体生命表的方法。每日群体饲养生命表的记录实际上即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的矩阵N,而每日所有雌虫的总繁殖力记录即为矩阵F_(total)。利用矩阵N与矩阵F_(total)可以计算年龄-龄期存活率矩阵S、繁殖力矩阵F及各种群参数。以桃蚜Myzus persicae和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为例,阐明群体饲养生命表分析的理论依据,证明群体饲养生命表得到的各项参数可靠,并介绍了一种将群体饲养生命表转化为个体生命表的方法。比较了群体饲养生命表和个体饲养生命表的特点。利用群体饲养研究昆虫生命表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时间与经费,群体饲养生命表可用于设计大量饲养生物防治天敌、鱼与鸟的饲料昆虫以及可供人类食用的昆虫。
摘要:【目的】galectin-1是凝集素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在生长发育、免疫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和表达了松材线虫的galectin-1蛋白,并分析了各个龄期的表达量。【方法】设计引物,扩增松材线虫的galectin-1基因,使用双酶切的方法连接pET-28a载体和目的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在不同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验松材线虫各个龄期galectin-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由SMART和PredictProtein软件分析可知,该蛋白有2个结构域,并且主要由无规卷曲和β折叠构成;生物学信息分析显示,松材线虫的galectin-1与小卷蛾斯氏线虫的相似性更高;与日本血吸虫相比,线虫能很好地聚集在一个分支上。Western blot检测纯化蛋白大小与查询所得蛋白分子质量一致。RT-qPCR结果显示,以繁殖型2龄松材线虫(L 2)为对照,galectin-1基因在繁殖型3龄(L 3)、繁殖型4龄(L 4)、扩散型3龄(LⅢ)和扩散型4龄(LⅣ)松材线虫中的表达量高,尤其是在LⅢ中的表达量最高;雌雄成虫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松材线虫的galectin-1基因在pET-28a原核表达系统中呈可溶性表达,在不同龄期的表达量有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松材线虫的galectin-1基因奠定了基础,为松材线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摘要:为揭示葎草、假连翘、烟草等植物的75%乙醇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忌避效应,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3种植物提取物混合后对烟株上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忌避效应模型,并分析了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葎草乙醇提取物与假连翘乙醇提取物或烟草乙醇提取物混用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烟草忌避有拮抗作用;烟草乙醇提取物与假连翘乙醇提取物混用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烟草忌避有增效作用。因此,为提高植物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忌避作用效果,减少对寄主烟草的为害,建议选择假连翘的乙醇提取物和烟草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使用。
摘要:为了解决黑点切叶野螟(Herpetogramma basalis)自然饲料季节性短缺问题,设计了3种人工饲料配方,以自然寄主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对照,在室内研究了人工饲料对生防昆虫黑点切叶野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点切叶野螟在人工饲料饲养下可以完成生活史,但大多数生长发育指标和繁殖指标受到影响。其中,3种配方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历期均有所延长、羽化率降低、成虫寿命缩短、单雌产卵量降低;配方Ⅰ和Ⅱ饲养的幼虫存活率明显降低,蛹期延长;配方Ⅰ饲养的昆虫蛹重和下一代卵孵化率明显低于对照;化蛹率和雌雄性比未受影响。3种饲料配方中,配方Ⅲ在本试验中表现最优,应在此基础上继续优化配方,以保证在冬季自然饲料短缺时作替代饲料。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