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
收藏 引用
《复旦报(医版)》2005年 第1期32卷 113-116页
作者:穆丽娜 俞顺章 姜庆五 蔡琳 张作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福建350000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教研室洛杉矶90095 
分子流行病学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实验技术检测生物标志物,从分子水平阐明疾因、致过程及发机制,打开了传统流行病学中的'黑匣子',为研究和预防措施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而同时作为一门交叉科,它具有与传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西农村地区传染症状监测数据报告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疾控制杂志》2016年 第11期20卷 1139-1143页
作者:尹浩 赵琦 周昌明 宋肖肖 陶韬 徐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云南昆明650032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福建福州350108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传染症状监测系统中不同数据源数据上报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和目的抽样的方法在江西省两县抽取162家医疗机构、62家小和30家药店作为监测点。连续两年收集患者主诉、非处方药物销量和小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NBS1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年 第2期31卷 213-217页
作者:樊丽辉 陈俊磊 蔡琳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福州350004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探讨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NBSI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例对照设计,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575例患者和575名对照的NBS1基因多态。结果对照组和例组NBSlrsl805794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9%、5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泌尿道致性大肠埃希菌Ⅰ型PapG黏附素基因的扩增与分析
收藏 引用
福建医科大学报》2005年 第4期39卷 364-366页
作者:郑铃 郑秀芬 邵青松 陈锦英福建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福州350004 福建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福州350004 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天津300070 
目的获得Ⅰ型黏附素代表菌株———泌尿道致性大肠埃希菌(UPEC)J96 PapG全基因扩增片段并进行克隆子分析。方法设计合成一对可扩增Ⅰ型papG全长基因的PCR引物,采用长片段PCR扩增法获得该基因的扩增片段,以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后克隆pUC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