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探讨多体位在重度肾积水患者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度肾积水患者在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中采用的检查体位。结果45例检查中使用了2种或以上的检查体位才得到较为满意的造影显示,5例显影效果较差,皆因为患者不能配合或由于其他原因未能采取其他辅助体位而导致。结论多体位检查在重度肾积水患者静脉尿路造影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个体化设计检查体位是其静脉尿路造影成功的关键。
摘要:目的提高护士落实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减少工作缺陷,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将简化的各班工作流程、护理文书、交班模板、特殊标本的留取方法、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重要部门联系电话、新药说明书等内容,打印成1/4A4纸大小,并与一些空白纸片(临时记录)装订成小册子套上皮套,放于护士工作服口袋。结果口袋笔记本(口袋本)取材方便、经济,便于携带,使用后护士在完成岗位工作、主动学习、积累相关知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护士口袋本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CO_(2)气腹压力预设阈值设定方案的构建,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及现况调查相结合方式,设计2版调查表,进行3轮调研,符合组间匹配原则下分为观察组283例(其中肝胆外科124例、妇科133例、胃肠外科26例)和对照组333例(肝胆外科139例、妇科159例、胃肠外科35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5 min(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0.5 h(T2)、手术结束(T3)四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_(2))指标变化值;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皮下气肿及术后不良反应例数。经汇总分析整理,构建一套实用的各类腔镜手术的CO_(2)气腹压力值的设定指标。结果横向比较:T1时点:两组患者SBP、DBP、HR值较T0时点降低(P<0.05);T2时点:观察组DBP值较T1时点上升(P<0.05);T3时点:两组SBP值、观察组DBP值及HR值较T2时点上升(P<0.05);两组ETCO_(2)值各时点较上个时点均上升(P<0.05)。纵向比较:两组患者T0、T1、T2各时点HR值有变化(P<0.05);两组患者T3时点SBP、DBP有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气肿、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及肩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低气腹压力,有效提升苏醒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构建手术外科细化标准的CO_(2)气腹压力阈值,实施动态精准预设为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及减压措施。方法制订干预措施减轻手术室护士压力,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压力源,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比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压力减轻程度。结果职业福利待遇的压力是手术室护士最大的压力源,占67.6%,其次是血源性感染危险所产生的压力,占64.9%;干预后手术室护士在精神病性、偏执、恐怖、躯体化、敌对、焦虑、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与干预前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虽然手术室工作中的压力因素较多,但只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将这些压力因素予以降低、消除,让手术室护士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较好地完成手术的配合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构建基于临床实践需要的护生岗前规范化培训课程。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临床实际需求,以及护生实践能力需要,自行设计评价表对临床老师与护生进行课程重要性评价,确定了临床急需掌握的理论及操作知识为岗前培训课程,并进行相应的实施和培训,利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培训效果和课程满意度。结果老师与护生对培训课程内容重要性评价有一致性的结果,岗前培训后护理制度、法规文书、礼仪相关知识、院感知识培训完成率、静脉治疗知识培训完成率100%,护生的人文素质有很大的提升。岗前培训后护理制度相关知识成绩平均分达90分,优良率94.00%,医院感染知识、静脉治疗知识成绩平均分为77分,优良率分别为43.30%,41.33%。据此再次进行分阶段培训,实习后期医院感染知识和静疗规范知识与岗前培训后成绩相比明显提升(P<0.05)。结论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引导培训方式,建立符合临床需求的护生规范化岗前培训课程,并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提升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量化考核培训模式在提高基层进修护理人员专科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进修人员入院前与结束返院后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用量化的目标考核方法改进培训模式。结果进修护士100%肯定和表杨了改进后的培训模式,为进修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激发其动力,学习收获甚多;进修者较好地完成量化的专科操作,进修后返院开展新技术、成长为护士长、开展疑难病历讨论及护理查房等方面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进修时限上,有92.1%的进修护士认为进修最长期限应以3个月为佳。结论应用量化的目标考核可提升基层进修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在培训内容、考核方法、学习方法上提出了适合进修人员的培训模式以及对不同级别医院采取分级、分类、分期进修的观点,具有可控性、操作性的特点,能有效促进进修人员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摘要:目的研讨优化分诊流程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分诊准确率、患者满意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抽选医院门诊2018年3月—2020年1月接诊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组别设计,A组(n=50)按常规分诊流程护理,B组(n=50)接受优化门诊护理分诊流程干预,比较两组的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为98.0%,较A组的分诊准确率84.0%提高更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B组患者在服务态度、分诊环境以及护患沟通等各项满意度评分方面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门诊分诊流程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分诊准确率,获得患者对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认可。
摘要: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我院实习的100名不同学历的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了《护士条例》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的相关知识缺乏,对护士权益与义务、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知识知晓率低,对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3个问题的回答存在差异,即:学校是否开设《护士条例》相关法规的课程、如何才能取得执业证书和《护士条例》的颁布时间。结论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相关知识缺乏,应加大对《护士条例》的宣传力度。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实习生对有关护理标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9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对有关护理标识的知晓状况。结果护理实习生对护理级别、口服药、医疗垃圾的分类标识知晓较好,但对其他类标识掌握欠佳。结论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标识教育,提高学生对护理标识的认识和辨识性,防范护理教学风险。
摘要:目的:探讨RNA干扰下调MeCP2基因后对人肺癌A549细胞RASSF1A和C/EBPα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MeCP2的碱基序列设计并合成短发夹RNA(shRNA),构建质粒表达载体,用阳离子脂质体法体外转染A549细胞,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RT-PCR法检测MeCP2抑制效果及RASSF1A和C/EBPα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MeCP2的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MeCP2/Ⅰ和pSilencer-MeCP2/Ⅱ,与空白组和阴性组相比,pSilencer-MeCP2/Ⅰ和pSilencer-MeCP2/Ⅱ组均可有效抑制MeCP2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7.6%和70.3%。且在上述两组中C/EBPα表达分别上调约115%和13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与空白组和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A549细胞中MeCP2基因的表达可被RNA干扰载体有效抑制,进而导致细胞中部分与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细胞增殖能力减弱。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