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心流体验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焦虑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5年 第3期48卷 7-12页
作者:刘秀 林明金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研究基于心流理论,针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焦虑问题展开探讨,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心流体验在缓解听力焦虑中的关键作用机制。本研究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条路径出发,指出心流体验通过增强注意力、提升学习动机和降低焦虑情绪,有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告的修辞诉求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S1期 54-55页
作者:陈偲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现代社会的广告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想要在芸芸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修辞功不可没。按照亚里士多德的修辞观,修辞是以进行成功劝说为目的,广告以说服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为己任,二者皆具明显的功利性,因此广告中必然无处不见修辞的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莱辛的悖论:“一个冬天的意识”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 第2期31卷 24-29页
作者:王丽丽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评论界历来对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评价不高。即使一些支持她的评论家也不得不承认其"叙述简单",并对于其"科幻"的标签不置可否。《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出版后,不仅依旧被归类为科幻小说,莱辛也被认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交应答语的修辞艺术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2011年 第3期 217-222页
作者:林钰婷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主要以中外领导人的应答语为例,研究特定语言环境下的应答语,运用修辞学理论知识分析外交场合中领导人的机智应答,从而揭示外交场合中应答语的修辞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管锥编》:系统性的比较诗学著作及平行研究的典范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23年 第5期 53-61页
作者:杨乃乔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多年来,对“钱学”进行研究的相关学者始终持有一个误判,质疑钱锺书没有构建自己的思想系统--体系,认为钱锺书的《管锥编》等仅仅是对中西文学艺术及其零散的片段文献给予读书札记式的堆积而已。事实上,钱锺书的《管锥编》等在研究思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莱维托夫“有机形式”诗歌创作思想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5期 120-125页
作者:李嘉娜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莱维托夫是美国20世纪有影响的诗人之一,50年代她提出了“有机形式”的诗歌创作理念并终生为之努力。她的“有机形式”思想主要包括:1、诗人驰骋在艺术王国里追寻着一种无上的精神和理想;2、艺术家要善于择取平凡事物入诗,以超凡的眼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语教学标准化训练:困境与超越
收藏 引用
《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 第8期32卷 95-100页
作者:黄远振 兰春寿 薛常明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受“考什么、教什么”思维定势的影响,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标准化试题泛滥成灾,标准化训练大行其道,这种教学行为抑制了有效的语言习得,降低了积极的学习情感,遏制了学习者语言创新思维能力。标准化训练缺乏学理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月派”与世界文学的中国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 第1期 70-83页
作者:林晓霞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通过考察"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凌叔华、徐志摩、陈西滢、萧乾与以伍尔夫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艺术、意识流小说创作理念等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中国现代流散作家如何主动译介和尝试意识流小说创作,致力于参与世界现代主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念与形式的双重嬗变——英美当代传记文学创作述评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 第5期 131-135页
作者:何肖朗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刻变迁,英美社会思想与文化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种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思潮在英美及整个西方思想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尽管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很难说是一种成熟的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追寻传统母亲的记忆:伍尔夫和莱辛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2008年 第1期 39-44页
作者:王丽丽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许多评论家从多种角度谈到了伍尔夫和莱辛这两位20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之间的相似,但很少从女性文学传统的角度谈论此话题。本文认为正是她们对缺失的女性文学传统母亲的追寻导致了她们的相似。她们在追忆传统和重构女性传统中的不同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