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量化评价打印层厚与结构设计对三维打印树脂牙列模型精度(正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方法:使用模型扫描仪扫描上颌标准石膏牙列模型,导入Exocad软件中设计马蹄实心和马蹄空心两种结构的牙列模型。使用三维打印机分别以50μm和100μm层厚进行打印,获得4组共20个树脂牙列模型。在树脂牙列模型打印完成后的第1和第7天分别对其进行扫描,将获得的三维扫描数据与模型设计文件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4软件中进行偏差分析。结果:4组打印模型第1天的正确度范围为(47.06±9.69)μm~(59.48±17.19)μm,精密度范围为(35.34±10.04)μm~(50.68±23.25)μ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打印模型第7天的正确度范围为(53.36±10.88)μm~(119.18±30.50)μm,打印层厚50μm马蹄空心组正确度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4组打印模型第1天的精度值无统计学差异。第7天的正确度值中,打印层厚50μm马蹄空心组最低。
摘要:目的:量化评价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技术打印的上颌全口义齿树脂基托组织面及各功能区在14 d内的形变。方法:基于上颌无牙颌标准石膏模型设计并用DLP技术打印6副上颌全口义齿树脂基托。在基托打印完成第1、7、14天分别对其组织面进行扫描。将扫描所得数据和基托设计文件导入Geomagic 2014软件中进行最佳拟合对齐与三维形态偏差分析。进一步,在软件中将上颌基托组织面细分成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缓冲区与上颌后堤区,量化分析各功能区在14 d内的形变。结果:三维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基托组织面在双侧上颌结节区域与上颌后堤区形变最大且方向相反。对各功能区的分析显示形变从小到大依次是缓冲区、副承托区、主承托区、边缘封闭区和上颌后堤区。结论:三维打印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会随着时间发生一定的形变,各功能分区变形量不同。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结构设计对三维打印上颌树脂模型精度的影响。方法:使用模型扫描仪扫描上颌标准石膏牙列模型,导入3shape软件中设计4组不同结构的打印模型,分别为完整上腭实心模型、完整上腭空心模型、马蹄形实心模型、马蹄形空心模型。使用三维打印机每组打印5个树脂模型,记录各组模型的打印时间并称重。在打印完成后第1、7天,使用模型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在Geomagic软件中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文件进行偏差分析。结果:4组打印模型第1天的精度范围为(31.40±4.26)μm到(57.38±7.56)μm,第7天精度范围为(34.26±5.06)μm到(86.40±26.93)μm。不同结构设计的三维打印上颌树脂模型间的精度具有统计学差异。马蹄形空心组打印模型形变最大,马蹄实心组形变最小。完整上腭实心组与完整上腭空心组的精度介于前两组之间。4种类型模型质量范围为(15.82±0.04)g到(42.08±0.31)g。结论:4种不同结构设计的打印模型精度均在临床接受范围。从打印精度和材料利用率考虑,马蹄实心设计的上颌打印模型具有优势。
摘要:目的:量化评价下颌全口义齿传统制作与数字化制作流程中各步骤对义齿基板与黏膜密合度的影响。方法:超硬石膏翻制6副下颌无牙颌标准模型,对同一石膏模型采用传统与数字化方法进行全口义齿基板制作。对传统制作流程中印模组织面,印模灌制石膏组织面,基板蜡型组织面以及注塑成型基托组织面进行三维扫描,在Geomagic studio 2014软件中进行偏差分析。对数字化制作流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义齿基托组织面及3D打印基托组织面进行三维扫描与偏差分析。结果:传统全口义齿制作流程中,石膏灌制过程对基板与黏膜密合度影响为(170.50±10.63)μm,基托蜡型制作过程为(159.20±20.30)μm,基板注塑成型过程为(82.23±6.46)μm,印模制取过程为(61.13±7.75)μm。数字化制作流程中,基托打印成型过程产生偏差为(108.10±5.96)μm,CAD设计产生偏差为(98.46±6.18)μm。传统全口义齿制作方法成型基板与标准石膏模型组织面偏差为(165.10±12.73)μm,数字化方法为(125.06±6.59)μm。结论:数字化制作全口义齿基板与标准石膏模型组织面密合度优于传统制作全口义齿基板与标准石膏模型组织面密合度。传统方法偏差主要产生于石膏模型灌注与注塑两步,数字化方法偏差主要产生于基板的打印过程中。
摘要:国内外已推出的氧化锆修复材料种类众多,机械性能和美学性能是选择锆瓷种类的重要参考因素。临床医生诊疗环节和技工室制作环节共同影响最终修复效果。为了达到精准、高效、仿真的口腔修复诊疗效果,需要医生与技师的有效配合。本文从修复工艺角度出发,对氧化锆贴面、单冠、固定桥、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材料选择、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戴牙等环节中影响机械性能和美学性能的因素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锆瓷修复常见失败原因,以期提高锆瓷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医技的沟通效率,实现更好的修复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结构设计对三维打印上颌树脂牙列模型远期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模型扫描仪扫描上颌标准石膏牙列模型,导入3Shape软件中设计两组不同结构设计的牙列模型,分别为马蹄形实心模型和马蹄形空心模型。使用三维打印机每组打印5个树脂牙列模型。在打印完成后第1、2、3、5、7、14、21、28天,使用模型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并将扫描文件保存为“.stl”文件格式,导入Geomagic软件中与相应的模型设计文件进行偏差分析。结果 马蹄实心设计的打印模型组28 d内的偏差范围为(31.41±4.29)μm到(36.38±3.99)μm,马蹄空心组28 d内的偏差范围为(57.36±7.66)μm到(97.64±27.14)μm。两种结构设计的三维打印牙列树脂模型偏差均小于100μm。马蹄实心组打印完成28 d内的精度与第1天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马蹄空心组打印后第7天开始,精度与第1天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牙列模型的形变变得明显。结论 马蹄实心结构设计的打印树脂模型长期尺寸稳定性良好。马蹄空心结构设计的打印树脂模型7 d内尺寸稳定性良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