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科"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现状及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 第11期18卷 650-652页
作者:王爱民 李起鸿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骨科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在关节成形术的基础和理念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虽然最早人体应用人工关节是Gluck于1891年首先报告的,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Charnley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确立了人工关节假体设计中的低摩擦原理,选择了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兔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感染模型的建立及万古霉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防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2002年 第11期18卷 667-670页
作者:王子明 王爱民 唐桂阳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重庆400042 
目的 设计制作兔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感染模型 ,探讨万古霉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VCM -PMMA)在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方法 设计制作兔人工股骨头 ,对 48只日本大耳白兔行人工股骨头置换 ,随机分为 4组 :对照 1组以普通PMMA固定假体 ,VCM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种神经组织修复成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 第11期8卷 2127-2129页
作者:郭庆山 王爱民 王晓军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重庆市400042 
背景:脊髓损伤后以游离周围神经片断(雪旺氏细胞)与胚胎脊髓联合移植能协同诱发宿主再生潜能,而带血管蒂周围神经移植后有更多的雪旺氏细胞存活,但其与胚胎脊髓协同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不同神经组织移植修复成鼠急性脊髓损伤的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血管损伤的保肢功效(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 第5期10卷 170-172页
作者:杜全印 王爱民 赵玉峰 王子明 郭庆山 尹良军 吴思宇 唐颖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重庆市400042 
背景:四肢血管损伤常伴血管缺损,常用自体血管移植修复,但存在来源有限和创伤等缺点。目的:回顾性分析29例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的保肢功效。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2005年 第8期21卷 571-574页
作者:张春才 许硕贵 苏佳灿 禹宝庆 王家林 沈洪兴 徐卫东 刘文德 梁雨田 王爱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 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骨科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骨创伤科 
目的探索肱骨头解剖颈至外科颈及肱骨近端干段骨折、骨不连的内固定新技术。方法根据生物记忆材料镍钛合金性能与肱骨近端解剖生理特征,研制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proximalhumerusmemoryconnector,PHMC),并临床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再灌流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 第17期8卷 3274-3275页
作者:王晓军 王爱民 郭庆山 王子明 汤守营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骨科中心河北省张家口市075000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重庆市40004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人骨骼肌再灌流损伤是否存在早期保护作用和延迟保护作用及其保护程度。方法:选择无影响血清酶变化的心脏、肝脏及骨骼肌疾病病史的上、下肢择期手术病例42例,采用半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早期保护组(EP)...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和术后感染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 第4期24卷 509-509页
作者:王子明 王爱民 唐桂阳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骨创伤科重庆400042 
我们通过设计制作动物的人工关节,建立人工关节置换及术后感染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8051F340单片机的肠鸣音采集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年 第3期32卷 207-211页
作者:张和华 吴宝明 卓豫 张连阳 王希龙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五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科重庆400042 
介绍了一种8通道肠鸣音采集系统。它以C8051F34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外围电路,利用其内部USB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肠鸣音的实时采集、显示与存储。该系统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等特点,为肠鸣音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穿戴式战伤训练模具在非医学专业院校学员战伤自救互救培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年 第9期31卷 616-618页
作者:宗兆文 秦昊 包俊强 段同华 沈岳 赵玉峰 陈强 徐炜 鲍全伟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科重庆400042 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卫生 陆军军官学院卫生处门诊部 
目的观察可穿戴式战伤训练模具在提高非医学院校学员战伤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从现代战伤急救需求出发,设计系列可穿戴式战伤急救培训模具,用以培训非医学院校学员的战伤急救。学员可在模具上进行环甲膜穿刺、肢体大出血止血、张力性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