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
72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中国可视人数据集的图像矢量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06年 第3期21卷 183-186页
作者:邱全光 谭立文 李七渝 张绍祥第三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重庆市计算医学研究所重庆400038 
目的设计并应用将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的图片转换为矢量图的算法。方法设计一个算法,并按照此算法设计一个特定的程序,此程序的输出文件格式为ScalableVectorGraphicsSVG,并在轮廓和色彩上比较原来位图和转换后的图形。结果该算法可以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交互式肝脏虚拟手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年 第5期20卷 562-563页
作者:唐卓 吴皓 余南岚 李恺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八队重庆400038 重庆医科大学2008级临床老年专业重庆401113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虚拟器官的建模和仿真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前沿课题,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肝内管道系统解剖结构密集交错,是肝脏外科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的难点[1-2]。肝脏手术一直以高风险在外科界被视为难以开展的术式,保证手术操作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CCL20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收藏 引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 第1期9卷 20-24,F0002页
作者:王勇 彭代智 董征学 张伟 周新 王丽华 刘敬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重庆市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 
目的:构建针对人CC亚族趋化因子配体20(CC chemokine ligand20,CCL20)基因外显子2的置换型打靶载体。方法:设计和合成引物,利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从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基因组DNA中克隆出CC...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肝内门静脉分流维可视化研究在介入治疗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年 第6期16卷 418-419页
作者:李恺 张绍祥 刘光久 谭立文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计算医学研究所重庆400038 
随着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的诞生,使得在计算机上实现对肝脏静脉系统维重构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血管的维重建图像导航模型指导手术规划和路径设计,将提高手术准确率、降低手术风险,推动肝内门腔静脉分流介入手术向着微创化、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人侧颅底区可视化研究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报》2004年 第6期35卷 598-601页
作者:邱明国 张绍祥 刘正津 王平安 谭立文 谢永明 王欲甦 邓俊辉 唐泽圣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计算医学实验室重庆400038 香港中文大学虚拟现实可视化与图像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目的 建立中国人体侧颅底区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 ,为该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数字形态学依据。 方法 应用我建立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采用体绘制及面绘制重建方法 ,分别在P4微机和SGI工作站上对侧颅底区重要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腹腔内脏器官维重建
收藏 引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 第5期35卷 484-486,F0002页
作者:李万冬 徐惠绵 凌光烈 张绍祥 宋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辽宁沈阳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局解手术学教研室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CAD&CG研究所 
目的:研究完全具有中国人体质特征的可视化人体腹腔器官维重建。方法:采用第三军医大学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中国男性人体断层数据集,人工勾画出器官轮廓后,将胸部至盆部的数据在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处理。结果:最终设计出一个可以从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血管铸型的动物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 第16期6卷 1357-1357,1372页
作者:李小松 何小蓉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科研处400014 
目的简化改良微血管灌注的技术方法,制作出更加适合于临床科研的科研材料。方法选取动物实验中心实验用小鼠,行动脉灌注、成型、腐蚀、修洁、封装、保存。结果该法制作的微血管铸型使复杂的血管系统立体构筑能够清晰地显露,供临床科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缺血半暗带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初步研究(英文)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 第31期8卷 7055-7057,F003页
作者:鲁宏 孙善全 胡惠 罗天友 吕发金 熊仁平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影像诊断科重庆市400042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重庆市400016 重庆市中山医院重庆市40001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放射科重庆市400010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市400042 
背景:在组织学和细胞学上对半暗带的认识已取得了进展,而关于水通道蛋白(aquaporin-4,AQP4)与半暗带和磁共振成像相结合的报道不多。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在缺血半暗带(ischemicpenumbra,IP)中的表达规律。设计: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的生物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2007年 第3期22卷 290-293页
作者:邢叔星 赵玉峰 刘东北 段卡拉 王爱民 王子明 蒲渝 刘育杰 费军 陈卫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骨创伤二科重庆400042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医疗器械部重庆400040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国家教育部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研究室重庆400038 
目的对一种集合点状接触、锁定及加压于一体的新型接骨板(PC-LCP),进行弯曲力学特性、生物力学稳定性测试评估。方法对种医用不锈钢接骨板,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PC-LCP)、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 DCP)、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各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的研制——两种有限接触接骨板生物力学对照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医学》2007年 第4期28卷 355-357页
作者:邢叔星 赵玉峰 段卡拉 刘东北 王子明 蒲渝 刘育杰 陈卫军 王爱民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骨创伤二科重庆400042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医疗器械部重庆400040 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国家教育部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力学研究室重庆400038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PC-LCP),对其固定新鲜山羊胫骨表面形态特征及生物力学特性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压力敏感膜,比较新型点接触锁定加压钢板(PC-LCP)与有限接触加压接骨板(LC-DCP)固定新鲜山羊胫骨时接触面积、压力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