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筑波大学"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公共艺术的可持续运营机制研究:以札幌市莫埃来沼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公共艺术》2024年 第1期 63-70页
作者:任帅(文/图)日本筑波大学 
日本札幌的莫埃来沼公园拥有政府和市民协同运营的独特运营机制。本文从法律基础、运营制度、资金保障及运营策略四个方面调查分析了该运营机制长存二十年之久的原因,从而发现市民对该公园的高度认同是其不可或缺的软性条件。该运营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莫高窟隋至初唐洞窟西壁所绘图像的功能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24年 第2期 38-50页
作者:八木春生 牛源(译)筑波大学艺术学系日本筑波305-0006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甘肃敦煌736200 
敦煌莫高窟第57窟是唐前期第一期的代表洞窟。外层龛正面左右下部绘有树下两脚合并坐式菩萨像和树下坐于藤座上呈半跏思惟姿势的菩萨像。这种菩萨坐像的组合以及与其类似的组合,在隋代第二期洞窟中就已出现,它们与弥勒像密切相关。但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遏止少子化:日本家庭科课程的价值观教育对策
收藏 引用
《外国教育研究》2024年 第5期51卷 47-61页
作者:孙成 唐木清志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筑波大学人间系日本筑波305-8577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少子化问题,日本有计划地在中小学家庭科课程中开展以遏止少子化为目的的价值观教育。从21世纪初开始,日本政府通过宏观规划、政策保障和课标融入等方式为家庭科课程设计了明确的家庭观、生育观和两性观教育内容,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站前广场的建设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收藏 引用
《都市快轨交通》2024年 第3期37卷 170-177页
作者:马飞 太田充 徐畅日本筑波大学系统情报工学院日本筑波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随着中国轨道交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单一功能的站前广场规划已无法满足当下多样化的城市建设需求。本研究通过对日本站前广场的建设历史和相关规划标准的梳理,针对日本多个不同级别城市的站前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并且分析代表性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安冲相寺唐代摩崖造像(760年代之前)编年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24年 第6期 32-43页
作者:陈思遥(译) 侯悦斯(译)日本筑波大学艺术系 日本筑波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龛位于四川省东部广安市广安区渠江北岸。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龛是为数不多的从隋代到中晚唐时期持续建造的摩崖造像龛之一。本文选择各期保存良好且特征突出的造像龛进行分析,明确各期龛内造像的特征。通过考察与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独居人群家用主动交互智能终端产品设计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 第5期 188-191页
作者:乔宇 张若天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100039 日本筑波大学人间综合科学研究科日本茨城305-8577 
基于主动交互模式设计的智能家用终端产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为满足主动交互概念需求,根据情感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结合仿生设计的相关原理,从针对独居人群的弱社交行为需求出发,设计了一款满足家居环境使用的主动交互智能终端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莫高窟唐代装饰纹样探析 以尊像头光宝相花中的对叶形纹样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23年 第7期 82-83页
作者:高晏卿牡丹江师范学院 日本筑波大学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壁画现存对叶形纹样实例众多,特别是在尊像头光宝相花中,对叶形纹样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对此进行研究梳理,有助于探究唐代装饰纹样和佛教艺术的发展脉络。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诸窟造像的形式变迁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2023年 第4期 66-82页
作者:八木春生 牛源筑波大学艺术系日本筑波305-0006 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0 
文章以初唐前期(唐前期第1期洞窟)至盛唐后期(唐前期第4期第2类洞窟)的代表性洞窟为例,分析了敦煌莫高窟初唐(唐前期第1期洞窟和第2期洞窟)和盛唐(唐前期第3期洞窟和第4期洞窟)诸窟造像各自的形式特点。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之后制作的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飞天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22年 第8期 10-17页
作者:胡皓然 潘仕奇日本筑波大学艺术系 日本筑波大学 早稻田大学 
宾阳中洞是由皇帝下令修建的敕愿窟,其内部整体风格统一,在龙门石窟的北魏众窟中具有中心地位,更被奉为北魏的代表窟之一。笔者注意到中洞里那些鲜被关注和讨论的装饰纹样并非新创,而是由数个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汇聚而成,且尚未达到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差异—以“有形文化财”与“无形文化财”的对比为例
收藏 引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2年 第2期7卷 73-79页
作者:赵润筑波大学茨城县筑波市305-8577 
日本作为已知的最早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法律体系进行保护的国家,已经走过了70多个春秋。由于无形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在日本的保护体系中主要指保持者与保持团体中的技艺传承者,大致对应我国的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正在探索中的代表性传承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