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篆刻艺术委员会"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方寸之间 佛教与篆刻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17年 第6期 68-69页
作者:朱伟中华文化促进会篆刻艺术委员会 
一中国篆刻艺术的历史极为悠久,相传可追溯到三王时期。不过现今已无实物可考。在殷商时代,人们在龟甲等材质上刻写文字,也就是现在的甲骨文,这可谓是篆刻的初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银奖(创作)·谷松章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1年 第5期 16-17页
作者:谷松章西泠印社 河南省书协 河南省书协篆刻委员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颁奖词鸟虫篆印,独具匠心。穷尽巧妙,复归雅净。书出汉金,清水芙蓉。入古愈深,所得愈新。谷松章数十年耕耘印田,尤致力于汉玉印和鸟虫篆印的创作,苦心经营,极尽能事,印风瑰丽,华丽优美。又勤于著述,为当代篆刻艺术的繁荣付出了努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杰篆刻集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2年 第8期 130-133页
作者:魏杰 卢禹舜 徐涟 杨晓阳 曾来德 帮抗美 魏广君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 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西泠印社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委员会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书法篆刻院艺术委员会 终南印社 不详 
卢禹舜:魏杰的篆刻作品非常有代表性。他的作品从传统中走来,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和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入理解。魏杰以敬畏前人、敬畏历史、敬畏传统的态度做学问,下大功夫临摹了诸多艺术精品,并在对历史文化传统血脉的赓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写意精神与作写意状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5年 第3期 160-163页
作者:李刚田西泠印社 中国书协 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写意”一语源自何处何人,未查,但中国写意式的美术作品却很早很早,早在殷商之前陶器上的彩绘以及岩画就是典型的写意作品,就连以象形为基础的中国文字之形“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也是具体物象的符号化、象征化、写意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印从书出 知行合一--我的篆刻艺术创作思考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0年 第3期 154-155页
作者:李立山文化和旅游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艺术博士工作委员会 西泠印社社友会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 
在当前的篆刻艺术创作和专业教学中,艺术院校在研究生的教学思想和科目设置上更加注重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整体培养方案。学术研究就是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发现新角度,需要找到合适的角度和方式。我博士三年时间是非常充实的,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正濂即徐正廉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4年 第9期 118-123页
作者:徐正濂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 
先大父早逝,临终前谓父亲曰:若得子,名"正廉"。盖念念不忘子孙做官也。及余生,属龙,父亲以为龙无水则困,辄加"水"成"正濂"。正濂少时亦堪称颖悟,虽不读诗书,成绩倒也名列前茅,庸中佼佼,做过少先队大队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晓军艺术辑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21年 第1期 114-117页
作者:李晓军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 
李晓军是中国国家画院优秀的书法家和花鸟画家。在当代,书画双修,以书入画,在从事传统中国画创作的圈子内已殊为难能。我也曾听圈内的朋友介绍,李晓军是为了画好中国画而学习书法,走进了中国书法的艺术殿堂。他儿时得颜伯龙先生的女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韩天衡作品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9年 第5期 86-87页
作者:韩天衡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 西泠印社 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 
韩天衡 一九四0年五月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号豆庐、近墨者、味闲。中国书法家协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冷印社副社长,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院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胸中谁可藏丘壑——与李刚田先生的对话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0年 第16期 46-63页
作者:李刚田 西泠印社 中国书法家协会 篆刻艺术委员会 
正是虫声新透绿窗纱的初夏时节,笔者在北京西四环外的玉泉精舍拜访了李刚田先生。虽然在北京,但此地能远离繁华,室中紫竹绿萝,远处白云西山,主人行迹匆忙而神情萧散,其居确有“精舍”的味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书法闲聊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9年 第8期 116-123页
作者:刘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 山东省书协篆刻委员会 
“规矩”手下有两个弟子,一个总想着与师傅时刻保持零距离,另一个却想着打破师傅的约束另立新的门户,时间长了,前者成了技术,后者成了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