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天长地久”的华彩——研读王宏剑的新作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0年 第2期 14-19页
作者:蔡卓敏美国费城城市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在西方抛弃了写实主义绘画的主流,而沉醉于表达感情的抽象艺术的时候;我放弃了西方艺术学习的环境,来到了中国。此时,西方正在力捧中国当代艺术的政治性绘画;然而,西方的慧眼看到也好,看不到也好,写实主义却屹立于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字的风景——早期与中古中国的摩崖石刻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2011年 第2期 21-26页
作者:韩文彬 徐胭胭 邱忠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系 北京服装学院 
本文关注公元1到8世纪中国摩崖石刻的早期历史。陕西石门颂、山东云峰山道教石刻、山东铁山等佛名经、泰山等地的游人题壁等,其性质为公共工程记录、道德事迹的歌颂、抒情诗、佛名与经文。本文将之不仅视为书法史、金石学的一部分,而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学与科学无法分离——阿瑟·丹图访谈录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2007年 第10期 89-98页
作者:阿瑟.丹图 埃娃.多曼斯卡 彭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 
能否谈一谈你对史学理论的兴趣是如何开始的?谁是予你启迪的源头?我上的是密西根州底特律的韦恩大学—如今叫做韦恩州立大学。我是二战老兵,因此是大学里面也许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那么多年龄更长也更严肃的数百名返乡老兵出身的学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映照与挑战:美国电影中身体恐惧的政治隐喻流变
收藏 引用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 第4期44卷 95-102页
作者:闫琨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美国纽约10027 
近年来,电影对“身体”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回归之势,诸如法国新极限电影(French Cinema du Corps)对身体和感官体验的极端呈现,其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种类型是身体恐怖电影中对身体恐惧(body panic)的描写。身体恐惧在早期好莱坞类型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纽约及附近地区博物馆馆藏藏族艺术品介绍贰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4期30卷 F0002-F0002,F0003页
作者:红音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纽瓦克博物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氏住宅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2年 第2期55卷 112-117页
作者:罗恩.维特 莎拉.怀特 童彤 范凌美国莱斯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文章介绍了金氏住宅的改造,设计围绕一个展开的简单棱柱体组织,以之为核心将4个不同时期建造的部分联系在一起,形成复合的、全新的建筑形和空间分隔,体现出远超各部分单纯叠加的相互关系的整体一致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不见的战线 资本市场外的较量
收藏 引用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2009年 第1期 28-30,88页
作者:朱偉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美国商会总部坐落在华盛顿拉斐特公园的一侧。是一座石灰石建筑,外表很是壮观,与美国最高法院同样气派——两幢建筑出自同一位建筑设计师卡斯·吉尔伯特之手。商会所在的地段极好,隔着着公园与白宫遥遥相望。鲁宾·康拉德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勒·柯布西耶与金兹堡——20世纪两位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全才大师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15年 第8期 110-117页
作者:韩林飞 金雅雯 程佳伟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勒·柯布西耶与金兹堡都是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他们均在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分析了两位大师之间的交往及相互影响,以及双方在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相互借鉴:对比了促成两位大师共同的现代建筑观念的不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公交导向发展:批判与反思
收藏 引用
《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 第2期23卷 67-72页
作者:董宏伟 王磊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市研究专业博士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候选人 
从历史背景来看,新城市主义是对城市美化运动,田园城市运动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一种发展和扬弃。1980年代以来,"公交导向发展模式"逐渐成为美国城市规划实践中实现新城市主义理念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在全美规划实践中广泛流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尤恩·伍重:跨文化形式与建构的意喻(下)
收藏 引用
《建筑师》2005年 第1期 19-32页
作者: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王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丹麦建筑师伍重是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这大概是中国建筑师尽人皆知的事情;但是除此之外,人们对伍重似乎又所知甚少。伍重一生孜孜以求建筑的真谛,在设计中融汇世界建筑文化(包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于2003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