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想政治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收藏 引用
《林区教学》2025年 第2期 98-101页
作者:王倩云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普通高中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一步将核心素养确定为高中想政治课程学习的目标,标志着核心素养导向的整体教学改革成为主流,推动课堂教学走向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维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叶圣陶说话训练想的主要内容及当代启示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2025年 第2期 57-61页
作者:孔德荣 孟凡丽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聊城大学附属小学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叶圣陶把说话训练比作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并对说话训练的意义、目标和方法作了系统论述。叶圣陶认为,说话训练是适应中国现代社会和汉语文发展要求的需要,能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维能力和想品德的提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27-1937年《申报》儿童用品广告与上海儿童日常生活的建构
收藏 引用
《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 第1期 9-14页
作者:刘媛山东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聊城252000 
1927-1937年是上海城市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以《申报》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刊登了许多有关儿童用品的广告,涉及到儿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反映了当时上海城市为儿童提供的生活环境,而且传达了对儿童爱国强国、健康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民政府时期山东运河工程局工作初探
收藏 引用
《山西青年》2016年 第20期 6-7页
作者:黄昊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自1930年山东运河工程局重设以来,通过设计治运规划,实地勘估,开展治运救灾,以工代赈,力图改变清末以来大运河山东段年久失修、灾害频仍的情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经费不足及此后抗战爆发,治运工程未能完成预期目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想政治理论课CAI课件艺术性探析
收藏 引用
《高教学刊》2020年 第13期6卷 73-76页
作者:陈士军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高校想政治理论课CAI课件的艺术性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并直接影响着高校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制作高校想政治理论课CAI课件需着力于课件整体框架的艺术性构建、课件所涉内容的艺术性转换和课件页面的艺术性布局几个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大众文艺》2023年 第6期 179-181页
作者:林云峰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冀鲁豫边区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历久弥新,是促进当代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学习资源。将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想政治教育,挖掘鲁西第一个党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大寨到小岗: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时代转折
收藏 引用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6期 20-27页
作者:刘行玉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大寨与小岗的个案回顾与比较为我们理解历史的阶段性和完整性提供了重要素材。作为特定历史的产物,两个时代典型的出现既是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尝试,又是多重因素共同建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智能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提升的多维审视
收藏 引用
《理论研究》2024年 第1期 56-61页
作者:曹晓彤 刘焕申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以智能算法、大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通过人机协同、交互设计等方式逐渐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主流想的传播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传播内容个性化、叙事方式感性化、呈现场景立体化大大提高了主流意识形态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
收藏 引用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 第2期39卷 90-94,116页
作者:董怀良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随着社会的变迁,高校政课需要融入新的教育素材,以揭批和摒弃错误潮,解决大学生困惑的问题,塑造大学生的正确三观,筑牢爱国主义想,提升政课实效。“四史”是进行想政治教育的新素材,它融入高校政课有理论、内容和现实的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公企业党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与路径
收藏 引用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 第8期41卷 70-71页
作者:候彦雪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量不断增加。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非公企业文化建设却存在企业领导认识偏差、活动开展困难等问题。为此,非公企业要充分发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