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胜利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
26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生化法处理高温、高盐油田采出水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 第4期19卷 76-78页
作者:邓波 祝威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6 
 研究了温度为55~60℃、矿化度为23800~25000mg/L的油田采出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筛选了能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嗜热功能菌并对油田采出水进行了生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去除采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元复合驱油采出液化学破乳脱水研究
收藏 引用
《油田化学》1996年 第2期13卷 136-141页
作者:方洪波 王春生 陈愚 芦艳云 刘平胜利石油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油田化学室 
通过正交设计的模拟孤东小井距复合驱采出液的化学破乳脱水试验,确定碱(碳酸钠)是影响脱水率的主要因素,聚合物(3530S)是影响油水界面和脱出水含油量的主要因素。基于只含碱或聚合物的模拟采出液破乳脱水结果研制了几种适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胜利油田纯化水厂设计介绍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2003年 第7期29卷 20-24页
作者:何桂华 刘国华 杨肃民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胜利油田纯化水厂工程设计采用微涡混合、小格网絮凝、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自动加药 /加氯工艺 ,设计规模为 10万m3/d。主要介绍该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计及其参数、自控系统及仪表设备的选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体杂质对CO_2管道输送系统安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工业》2014年 第1期34卷 108-113页
作者:李玉星 刘梦诗 张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 
目前CO2管道输送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相关问题也日益备受关注。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关于CO2管道输送混合气体组分的统一标准,而我国在CO2输送管道的建设方面还处于空白,关于CO2中各种杂质对其输送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对安全的影响也尚不清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石油企业参与国际工程竞争的现状和对策
收藏 引用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 第1期20卷 122-123页
作者:王志远 任天豪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探讨了国内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工程竞争的必要性,分析了国际石油工程的特点,结合国内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工程竞争的现状,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几种新型油田污水杀菌剂
收藏 引用
《油田化学》1998年 第3期15卷 289-292页
作者:王升坤 蒋杏昆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存在大量有害细菌,投加杀菌剂仍然是目前控制细菌繁殖生长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杀菌剂类型,包括结构式、合成路线及应用特点等,并指出了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更精确的管壁计算法
收藏 引用
《油气储运》1997年 第3期16卷 52-56页
作者:Alexander Aynbinder Boris Taksa 孙伯英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海湾州际工程公司对近期文献中谈及需要改进的设计管道壁厚的现行公式进行了研究,按照ASME B 31.4和B.31.8的基本原则,在直径和壁厚之比、沿管壁应力分布和管材的非线性方面得出了计算管壁的分析解。在考虑钢材等级和规定的设计压力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中若干问题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油气储运》2002年 第4期21卷 56-57页
作者:王春生 余越泉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通过对《埋地钢质管道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设计规范》的学习和实践,就规范中一些参数的物理意义、计算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以供研讨,目的是为了完善规范内容,提高规范的执行能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油气水三相混输管路压降计算
收藏 引用
《油气储运》1996年 第5期15卷 8-12页
作者:黄炳华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在油气水三相混输管路中,油水液相以油水乳状液的形态存在,气相与油水乳状液混输的特点为:1.流型变化多;2.相态间能量损失大;3.流动不稳定。针对这些特点,采用流型模型的方法对三相混输管路的压降进行研究。结合实例介绍了混输管路压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利用薄膜分离技术回收气流中的液烃——在美考察GRACE膜系统公司专述
收藏 引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3年 第3期22卷 172-176页
作者:王勇 孙晓春胜利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气体膜分离技术已证明是石化工业进行各种气-气分离的经济有效的方法.气体膜分离技术除了能从气流中分离出不同的气体组份外,还可用于从气流中回收重烃组份.这种膜可以有选择性地脱除CO_2和氢等非烃气体,当气流的露点上升时,便可在膜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