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十中"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核心素养引领下高地理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
收藏 引用
学教学参考》2025年 第1期 74-76页
作者:秦永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215006 
文章结合课标有关地貌、土壤、植被的内容要求和核心素养落实情况,以苏州西郊山丘区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为依托,设计面向高学生的研学旅行方案,以期提高学科背景下研学旅行的有效性,促进地理实践教学的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1979—1997年散文创作综评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2期14卷 101-105页
作者:秦兆基苏州市第十中学215006 
1979—1997年之间,苏州做文创作空前繁荣。其创作取向有三:乡土文化底蕴的发掘和张扬,世生众相的扫视,哲理的思索。苏州散文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娱悦大众方面起着很好的作用。苏州这一阶段的散文创作,与历史传统认同较多,新变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意:让学生动起来
收藏 引用
学语文教学》2018年 第6期 62-63页
作者:徐思源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的名作,收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化学发展历程为线索的教学设计——以“苯分子结构的确立”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14年 第9期 44-47页
作者:艾水高苏州第十中学 
以化学发展历程为线索进行教学设计,有助于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在教学设计时,要深入梳理化学历史事件蕴含的知识、方法与情感要素;可在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与教学目标联系的基础上,删除枝节内容,突出化学发展的主线;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情境设计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2009年 第12期31卷 12-14页
作者:张惠钰苏州第十中学 
一、创设情境有利于概念和规律的建构物理概念与规律是在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某类物理现象或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在人们头脑的反映,是观察、实验与思维的产物。因此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形式上是概括、抽象、主观的,在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构建“语文审美课堂”
收藏 引用
《人民教育》2010年 第21期 36-39页
作者: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语文课堂应该是最美的、最富有诗意的课堂。但遗憾的是,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些已沦落成“流水线”车间,甚至功利充斥着课堂。把学生当“容器”一般往里填装知识,语文课堂渐渐失去了美感和诗意。苏联理论家卢那察乐斯说过:“许多隐蔽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问题互动式情景教学设计——以“电场强度”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师》2013年 第10期34卷 14-15页
作者:陈燕苏州市第十中学 
本课题设计的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的,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一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主题班会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
收藏 引用
《人民教育》1993年 第5期 22-23页
作者:陈金元江苏省苏州十中 
最近,我校高二年级各班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公开课。总的主题是;《热门话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在这个总主题的范围内,六个班结合本班特点,设计出各自的确定性主题:《冲击与思考》《四面八方风》《大潮激起的浪花》《热门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政治课教学的“化整为零”法
收藏 引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年 第4期 17-18页
作者:张晓彤江苏苏州市十中 
所谓“化整为零”法则是参照军事原意而搬用到政治教学来。其要义是教师在讲授一个理论时,不是立即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依据该原理内在的逻辑推理顺序,巧妙地设计出若干个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并解答这些问题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教材“充要条件”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数学通报》2002年 第5期41卷 34-36页
作者:罗强苏州市第十中学215006 
1教材分析充要条件是学数学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旧教材,这节内容安排在第二章'圆锥曲线'的第三节讲授,而在新教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