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回到纯粹:苏绣语言形式改变的审美意义——以姚惠“简针绣”作品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民俗论丛》2019年 第1期6卷 49-60页
作者:廖伏 俞宏清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 
20-21世纪的一百年时间里,苏绣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重大的突破,而每一次的突破都是对传统苏绣形式与审美的全新超越,每一次的创新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相互借鉴、学习与融合的结果。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它的超越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苏绣语言表现与审美建构
收藏 引用
《民艺》2021年 第3期 131-135页
作者:廖伏 俞宏清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 
苏绣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拓展着表现形式和审美内涵。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如何让传统刺绣针法作为艺术本体语言去创作新的作品,建构新的审美,是苏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第57届威尼斯艺术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构与溢出——以“骷髅幻戏图”系列苏绣为例
收藏 引用
《非遗传承研究2021年 第3期23卷 26-29页
作者:廖伏 俞宏清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 
"骷髅幻戏图"系列苏绣以传统的针法重新构建了刺绣语言,并赋予作品当代的审美内涵,一方面将传统技艺重新挖掘、重新组合,让传统刺绣针法作为全新创作理念中的特殊媒介焕发出新的生命;另一方面,基于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生:当代苏绣的传承与突破(上)
收藏 引用
《理财(经济)》2017年 第7期 58-65页
作者:廖伏 姚惠 俞宏清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与创新是每一个非遗传承人面临的难题。对于有着深厚传统情结的传承人而言,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里,传统非遗项目通过什么方式来转化为当代艺术?怎样在当代来完成人与变化着的传统的对话?中国当代非遗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生:当代苏绣的传承与突破(下)《苏州新梦-园林组画》的审美内涵阐释
收藏 引用
《理财(经济)》2017年 第9期 64-71页
作者:廖伏 姚惠 俞宏清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 江苏省苏昆剧团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 
解构,是当下艺术创作领域经常会碰到的观念和方法.解构,力图提供一种社会分析和社会批判.后者承认自己与他要批判的文化是同一的.因此,解构一种理论或信念或传统,既不是去摧毁它,也不是去重建它,而是去重读它,因此去改变它,去勘察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生——苏绣《苏州新梦——园林组画》的审美内涵阐释
收藏 引用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 第3期 76-83页
作者:姚惠 廖伏 俞宏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苏州姚惠芬艺术刺绣研究所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苏绣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重大突破,每一次突破都是对传统苏绣形式与审美的全新超越,每一次创新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借鉴、学习与融合的结果。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在于它的超越性。《苏州新梦——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