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5月9日,“2006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嵌八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67所高校、149个参赛队、447名大学生报名参加了这一历时五个月之久的邀请赛,参赛队伍规模再创新高。据记者了解,英特尔准备投八百万元以上的人民币来支持这次大赛,而这百万元人民币相对于英特尔每年在教育中一亿多美元的投入来说,还仅是冰山一角而已。英特尔为什么要在教育上花如此大的精力与心思呢?带着疑问,《计算机教育》杂志采访了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简安崎女士。
摘要:2002年,一些大企业的诚信危机、投资者的信心不足等不佳状态使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半导体行业依然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寒冷的严冬。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在这一经济循环中却在乐观、积极且坚定不移地实施着面对萧条状况的哲学———“经济萧条总会结束,停滞不前并不能逃脱萧条;大浪淘沙,强者更强”。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才能带领市场走出萧条,企业也才会在走出低谷时处在竞争的前列”。以无线连接技术连接亚洲商业随时随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商业人士及时有效地进行商业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以无线连接工作场所已经是人们讨论并期待已久的事情。而真正看到802.11这一无线技术标准形成,并且了解无线连接技术(Wi-Fi)却是在2002年。英特尔在2002年亚太地区的广泛发展已经呈现出上升趋势的情况下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活动以推动802.11无线技术标准的发展,其中包括:3月英特尔正式发布移动式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M,获得业界广泛支持;9月,英特尔宣布将与业界通力合作,开发第一款完全专门为便携式电脑客户设计的微处理器和平台———Banias平台;10月,英特尔投资事业部宣布将英特尔5亿美元通讯基金增资1.5亿美元,用来投资全球致力于推动无线连接技术的发展。2002年,为了进一步推动无线计算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部署,英特尔与中国本地的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合作,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以及中国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无线局域网,以促进和推广无线“热点”的广泛部署。计算和通信双重融合2002年对于全球IT行业来说是令人兴奋的一年,计算与通信行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的最大变革,而芯片是推动迈向计算新时代的融合引擎。基于对计算和通信融合趋势的共识,英特尔与业界紧密合作,并通过在标准化、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和创新等领域内的不懈努力来推动更高程度的芯片集成和创新产品的推出。作为英特尔个人互联网客户端架构(PCA)开发商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月由29家亚太地区无线手持设计公司组成的英特尔PCA无线手持设备设计协作计划成立,旨在提高中国无线手机设计行业的水平。12月又在北京召开了“2002年英特尔无线高峰论坛”。此次研讨会得到了30多家运营商、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和操作系统/应用提供商和800多位业内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其中包括中国移动、沃达丰、韩国SK电信、NTTDoCoMo、摩托罗拉、惠普、微软、TCL和索尼爱立信等公司。
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与开源社区、云产品、云服务的服务商合作,推出更多的产品和创新方案,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应用开发环境。在数字化时代,英特尔以制造和封装、XPU架构、内存、互联技术、安全、软件这六大技术为支柱,推动创新,带来突破性的产品设计,释放数据价值。
摘要:蒙牛酸酸乳的知名度与百度超女吧里的帖子一起与日俱增;8位著名导演执导的汽车电影短片在福特福克斯官方网站公布后,很好地拉动了长安福特福克斯的销售;与网上随处可见的小罗形象一起,联想再一次被万众瞩目;随着网络营销的兴起,好耶网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分销商……人们意识到,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传统领域到新兴行业,营销界正在进入全新的营销时代。
摘要:在一次飞行旅途中,看了名为《社交网络》的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扎克伯格最初是在笔记本电脑上创建了Facebook。我后来常跟朋友说:要开创自己的未来,你确实需要一台电脑,因为你需要计算力来释放创意。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