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1试题特点阅读理解题一般由“阅读”和“问题”两部分构成,其“阅读”部分往往是向学生提供一个自学材料,其内容多以定义一个新概念(新法则),或展示一个题的解题过程,或给出一种新颖的解题方法,或介绍某种图案的设计流程等.学生必须先通过自学,理解其内容、过程、方法和思想,把握其本质,
摘要:通过对英语教学特点的探讨提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应恰当合理的原则,指出了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和必要性。结合英语教学实例介绍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针对教学实际问题提出脚本设计构思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以“相似三角形”这节课为例,探究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试以“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这节课的设计为例,探《几何画板》在研究函数图象与性质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试以“梯形中位线定理”这节课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要:“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初中第三次会议于2008年11月13日~15日在辽宁沈阳(抚顺)召开.会议期间,课题组安排了三节观摩课.作为课题组成员,笔者参加了这三节课的听课和课后的研讨活动.其中大连市第九中学某老师的一节概念课“变量与函数”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带给大家不少启迪与思考.
摘要:实验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其中物理小实验有定性研究价值,又具有定量分析作用.它的特点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操作容易、原理清晰、效果明显,在实际的教学中对课内实验有弥补作用.由于小实验简单易行,因而很适合初中学生随课堂学习内容实验。
摘要: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什么是物质的“着火点”呢?教材中通过白磷燃烧的实验进行了介绍。为了进一步认清“着火点”的真面目,我们还可以利用火柴和酒精灯,设计如下实验,探讨什么是物质的“着火点”。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