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中的语言艺术探微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 第5期 102-105页
作者:崔青青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教研室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想宣传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离不开宣讲语言的艺术性,具有科学性、通俗性、针对性、生动性、幽默性的语言,能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马尔库塞主体解放想的理论逻辑
收藏 引用
《求索》2012年 第9期 127-129页
作者:魏俊雄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尔库塞的想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言,时刻处于极其矛盾的状态中,纵观其想变迁的历程可看出其发展逻辑的连续一贯性,这尤其体现在他学术探索的根本问题———主体解放想上。马尔库塞主体解放想的理论逻辑是:人的本质是感性的实践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官理旧账的力度、限度、法度及其把握艺术
收藏 引用
《领导科学》2019年 第15期 39-41页
作者:张强明 王敏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新官理旧账必须善于把握理旧账的力度、限度和法度,体现出新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官理旧账的把握艺术体现为:准确把握旧账与新账的艺术,准确运用领导能力协调各方的艺术,善于抓关键、抓主要矛盾的艺术,善于把握“度”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社会公正: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基本价值理念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研究》2017年 第10期 40-49页
作者:胡建 刘惠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社会公正与政治认同密切相关,社会公正是衡量一种政治统治是否合意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政治认同的政治底线和基本价值取向,它为一个国家政治认同的建构提供最终的评价标准。作为政治认同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公正在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几点
收藏 引用
《系统科学学报》2022年 第4期30卷 131-135页
作者:万言 曹均学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系统论不仅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还拓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理论视野。搞清党的政治建设系统内部构成要素及其运行规律,有利于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这也给党的政治建设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主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系统论视阈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制度创新探析
收藏 引用
《系统科学学报》2022年 第4期30卷 53-57页
作者:李贵兵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包括人才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优势,并提出了加快人才制度创新的重大治理任务。加快人才制度创新,对于实现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困境与出路
收藏 引用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 第5期 65-72页
作者:宋修贵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存在固有缺憾,集中表现在立法设计内生的制度困境及规则模糊外化的适用困境两个方面。因此,要完善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必须对现行立法予以调适及明晰:通过优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制度设计,明确股东优先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的
收藏 引用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 第1期30卷 109-115页
作者:钟胥鑫 杨可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的四大职能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全过程来实现。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机地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针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诚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媒体教学优化创新的理论及实践探讨——以PPT素材设计与功能拓展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2年 第6期 8-9页
作者:李继辉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PowerPoint(下称PPT)是政治教师使用最为广泛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但随着多媒体课件软件开发和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PPT的诸多不足也表现出来。在任何领域,突破与创新都是获得持续生命力的前提,PPT亦不例外。深入探究PPT的素材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细化治理:从扶贫破局到治理模式的创新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6期55卷 8-15页
作者:吴晓燕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2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331 
精细化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与精准扶贫战略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作为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调整,精准扶贫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遭遇诸多困境,如扶贫对象识别的困难、帮扶举措的遭冷遇、扶贫管理的粗放化、扶贫考核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