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政法大学艺术教研室"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花鸟画创作中的“三物”理论
收藏 引用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17卷 148-149页
作者:马小杰西南政法大学艺术教研室重庆401120 
中国花鸟画创作中的"三物",即物理、物情和物态。当代著名的绘画艺术大师张大千在前人的绘画理论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作画要明白物理、体会物情、观察物态,这才算到了微妙的境界"的精辟论述,为中国花鸟画家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随类赋彩 水晕墨章——论中国画的色彩观
收藏 引用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 第1期18卷 159-161页
作者:马小杰西南政法大学艺术教研室重庆401120 
色彩是中国画重要的表现语言,中国画的随类赋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同时中国画用色也包括作者的主观意象色彩属性。宋元以后,中国画色彩向水墨转变。如何认识古人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物理 求物情 具物态——论中国花鸟画的创作
收藏 引用
《才智》2008年 第13期 207-207页
作者:马小杰西南政法大学艺术教研室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承。《文心雕龙·神思篇》云:"窥意象而远近。"花鸟画画家借助于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去捕捉花卉虫鱼的生动形象来歌咏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感,使作品达到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梅花的自然美与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才智》2008年 第22期 193-193页
作者:马小杰 陈教彬西南政法大学艺术教研室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居于"四君子"之首的梅花,具有双重的美学意义,历代无数绘画名家既陶醉、赞赏它的自然美,同时又创造出无数梅花佳作和梅花画谱,表现出梅花仰俯收放,百态千姿的绘画艺术之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