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人类观“茶”:我的田野与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4年 第2期 5-13页
作者:肖坤冰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在人类学学科史上,人类者对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探讨经历了物作为一种“客体之物”到人与物相互交融的过程。回顾从硕士研究生求阶段到成长为一名人类者、从中国西南到海外田野的经历,个人以茶为载体的术经历正体现了物质亲密(mat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听见凉山:彝族音乐的感觉象似与历史转型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3年 第5期174卷 130-141页
作者:刘嘉颖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凉山地区涌现出以“山鹰组合”和“彝人制造”为代表的彝族流行音乐人,他们在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接触中探索出历史感与现代感并重的音乐样式,使彝族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引领了当代彝族原创流行音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文旅引流到精神共睦——戏剧与仪式在民族文化旅游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价值整合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报(人文社会版)》2023年 第6期44卷 36-42页
作者:刘嘉颖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随着文旅融合发展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活动从表层的符号文化消费转向了深层的文化精神探索,文化旅游品牌更加聚焦构建深度的文化审美感知和互动交流体验。当前,以戏剧表演艺术为主题和以节日庆典为营造机制的新型文化旅游项目的出现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节庆符号的视觉呈现与民族文化传播——以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为例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2023年 第10期14卷 103-111,158页
作者:曲比阿果 王智薇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2025 
艺术节庆作为一种时间和文化符号记录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从民族符号与艺术节庆视觉形象设计的关系出发,以北京国斐设计工作室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视觉设计方案及其对节庆活动视觉形象设计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地区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样态及多维思考——以凉山州西昌、喜德和甘洛三地为个案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2024年 第5期15卷 99-111,129页
作者:毕青青 聂鹏 杨宇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面向民族地区实施“前推普”,是国家关注民族地区与农村区域发展、致力于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一项关键举措。此举旨在确保幼儿在前教育阶段能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为未来的习生涯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这不仅是一项提升教育公平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流动性视角下后疫情时代的旅游研究——以海南三亚藤海社区为例
收藏 引用
《旅游与摄影》2022年 第19期 14-16页
作者:王诗媛 汪钰程 幸格日丽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作为以人的移动性和聚集性为特征的旅游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强烈冲击。海南三亚藤海社区原本是一个传统渔村,村落发展缓慢、环境原始,当地居民以渔业为生,鲜少有游客光顾。后来当地小众旅游冲浪的兴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启示——基于东京都“白十字居家志愿者之会”的个案分析
收藏 引用
社会保障研究2021年 第6期 65-72页
作者:杨亚楠 王星星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日本东京1698050 
日本自1998年12月实施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不仅赋予了非营利组织法人资格,还明确将其定位为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福利供给的重要力量。此后,在介护保险制度的配套实施下,日本非营利组织积极开展老年护理服务,极大地弥补了公共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彝族音乐在地化发展与当代性实践
收藏 引用
《南宁师范大学报(哲社会版)》2023年 第1期44卷 17-25页
作者:刘嘉颖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进入21世纪后,凉山地区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彝族音乐唱作型人才,同时也出现了在地化的音乐创作风潮和展现时代人文精神的当代彝族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人的创作理念根植于彝族民间神巫信仰、口头传统和歌诗思维,并创造性地将全球性音乐事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评《民族文化产业论纲》
收藏 引用
《南方经济》2023年 第3期 F0003-F0003页
作者:安清宁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 
民族文化产业是基于民族民俗文化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转变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持续的经济效益,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加民族地区群众的经济收入。从这一点出发,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纳苏·彝族人物造型创新设计》
收藏 引用
《上海纺织科技》2021年 第6期49卷 I0023-I0023页
作者:白万东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作品说明:“纳苏”作为彝族支系之一,在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对外交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纳苏服饰。在设计上,以云南武定纳苏女服饰、头饰的风格为基础,提取图、形、色等多重元素,用夸张的手法对纳苏女服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