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1,05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创意编辑与中国网络文学的兴起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25年 第2期 146-154页
作者:江秀廷 周冰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 
网络文学时代,文学编辑的身份发生重大变化,赛博空间里出现了一批集阅读者、创作者、评论者、创始人、管理者、开发者于一身的创意编辑。媒介技术、商业机制和产业化进程,以及根植于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报人传统”是其产生的主要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盛代元音,空城不空——评邱华栋《空城纪》兼论个体想象化的历史如何可能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 第1期 97-104页
作者:刘小波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当代文坛》杂志社 
多年进行城市书写、一直以为自己没有“故乡”①的邱华栋,这次为自己的故乡献上了一部宏大之书——《空城纪》②。这篇大部头的作品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实地探访,加以作家的文学想象,对西域古国进行了深度探察。这是作家多年用心累积的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第九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前沿论坛:“科技变革与人文创新”理论研讨会通知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 第1期 153-153页
作者:《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文化批评研究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文化批评研究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为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动科技事业与人文事业融合及高质量发展,探讨科技变革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文化批评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区隔与对话:网络作家的文学批评观念及价值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 第2期 66-72页
作者:江秀廷 马季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 
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开篇指出,文学批评的形成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关系,即是对于文学之自觉,二是思想的关系,即是所以佐其批评的根据。”(1)显然,文学批评除了在宏观上与时代、民族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有关系,还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徽含山方言“好A一个”初探
收藏 引用
《现代语言学》2025年 第2期13卷 108-115页
作者:洪业敏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安徽含山方言“好A一个”属于半开放式的句式,是对程度量的主观评价,在安徽含山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从结构入手,综合实际语料对安徽含山方言“好A一个”各个组成成分的用法进行探究,再以整个句子为基础讨论其句法位置、语用功能以及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代高知青年婚恋观念的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大庆社会科学》2025年 第1期 105-113页
作者:朱光良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在消费主义和原子化危机的多元冲击下致使部分高知青年情感认同的生态图景呈现出了多元异化的现实表征,消解了传统婚恋的价值观念与行事逻辑。关注新时代高知青年群体婚恋价值的嬗变特性,在承诺失效、利益冲突、自我体验、自由主义四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黑神话:悟空》的海外传播三维
收藏 引用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44卷 68-77页
作者:王紫潼 周冰 邓诗怡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黑神话:悟空》作为数字媒体,融合先进数字技术实现全球化产业创收;作为文化产品,面向世界彰显中国文化的美学底蕴,通过“西游”叙事权回归与游戏中的中式美学内嵌,让用户达成对中国传统优质文化认知;作为意识载体,它携带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课程创新与实践研究——以《新闻理论》课程思政建设为例
收藏 引用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25年 第1期41卷 44-47,55页
作者:陈云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应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新闻理论》课程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并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于培养具有正确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格派之辨:从“新造型主义”到“客观设计”考略
收藏 引用
《装饰》2015年 第6期 92-93页
作者:张潇月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新造型主义"与"客观设计"是风格派运动发展过程中两个比较重要的术语,也是该运动在艺术与设计追求中前后不同的主张。作为"客观设计"形成的必要阶段,"新造型主义"原则兴起于艺术领域,止步于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浪中的娱乐:近代广播的兴盛与娱乐形态的嬗变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5年 第7期 91-100页
作者:龙伟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20世纪20年代广播在中国出现以来,娱乐节目即成为各广播电台播音的重要内容。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也意味着娱乐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广播业的扩张,近代娱乐形态发生显著的嬗替。从"传"者的角度看,广播特定的播送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