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
930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社会规范及其传播学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传播》2017年 第6期 80-84页
作者:岳改玲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社会规范对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西方传播学界对于社会规范的研究逐渐增多,发展较为成熟,且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此类研究在我国传播学领域还比较少,本文旨在介绍西方传播学界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局限性,为我国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蜀故道精神守望的文学礼仪——赵良冶新世纪散文阅读手记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5年 第3期 109-113页
作者:唐晋先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赵良冶选择以散文的形式来表达他对时代的感恩,记录个人对生活的点滴感悟,用自己的文学跋涉表达一个赤子内心的历史考量与现实欣悦,传达对生活、对历史、对文化、对土地、对民族、对人性、对文明归宿心怀珍重、怜惜、呵护、惦念和忧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节目对少数民族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塑造
收藏 引用
《当代传播》2016年 第2期 105-106页
作者:尹兴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电视节目的传播过程,其实是一个通过自身制作成规与制作代码来表征世界的过程。借助共同的积极凝视与彼此观影情感的分享,电视媒体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共同归属的社区。传播者依赖受众对媒介文本的评判和分析,来塑造边疆少数民族集体记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胜许”非“名_(指物)+许”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2015年 第3期 240-241页
作者:张俊之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中国语文》2013年第6期所载冯赫先生《处所词“所”与“许”的关系》一文,涉及“所/许”的历史演变问题,文中将“名指物+许”与“名指物+所”作纵向对应、与“名指人+许”作横向对应,理论上似乎无懈可击。然而文中“名指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多重超越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1年 第5期 111-114页
作者:陈云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电影《唐山大地震》自上映以来获得了票房收入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可谓一部名利双收、实现"双赢"的影片,既赢得了市场,又赢得了人心。从电影创作来看,《唐山大地震》超越了《集结号》,超越了冯小刚之前的电影作品,超越了同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康巴作家群”创作的地域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6年 第3期 37-40页
作者:黄群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崛起的,以反映康巴藏族人民生活为主的文学创作群体。作品中呈现的康巴地区的自然风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康巴人的情怀建构了一个属于"康巴作家群"创作的独特的领地,显示出了&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当代文学史料的作家日记与书信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6年 第8期 40-41页
作者:袁洪权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我在这里不得不先自我检讨一番。2005年左右,我还在西昌学院工作时,曾在西昌旧书市场错过了一堆当代档案材料。20世纪50年代,西昌学院北校区曾经是劳教所,主要关押被改造的知识分子和敌对阶级分子。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后,一批川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来小说的激情忧伤书写——评阿来小说《尘埃落定》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2014年 第4期 61-64页
作者:黄群英 张德明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阿来在小说《尘埃落定》中倾注了自己浓郁的情感,对土司王朝更是以一种开放的视野和伤感的情怀进行独特的书写。身为少数民族的阿来,更熟悉和了解自身民族的生活,浸透到作品中就有挥之不去的激情叙述和忧伤情愫,增加了作品的情感力度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楼适夷致巴金信札考释——兼谈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黎烈文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 第12期 231-241页
作者:袁洪权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621000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珍品大系:信函卷·第一辑》内收录楼适夷致巴金信札共四通,整理者并没有对这四通信札考订时间。依据相关内容,可以确定第一、二、三通信的写作时间分别为1980年8月19日、1974年9月16日和1976年2月8日。第四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曲艺纵横谈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08年 第6期 85-86页
作者:华明玲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曲艺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表演形式,也被称为说唱音乐,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萌芽.到汉代步入鼎盛时期。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对民间艺术的偏见和歧视.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杂玩俚曲.因而曲艺艺术所保存下来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