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572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热释电探测器DIGA数学模型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 第3期24卷 376-378页
作者:张永怀 刘君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根据热释电探测器工作原理 ,对其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在分光型红外气体分析器 (DIGA)设计原理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热释电探测器的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输入输出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研制了一个新型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器 ,并指出设计DIGA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磁场和等效磁路的磁通变换器特性仿真和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 第4期24卷 85-91页
作者:向洪岗 陈德桂 李兴文 童伟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磁通变换器的三维磁场和静特性,再联立线圈电路瞬态方程和铁心机械运动方程,运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动特性,分析了放电电容容量和电压、线圈匝数对动静特性的影响。根据磁通变换器的三维磁场分布采用磁场分割法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状态树结构的离散事件系统模块化监督控制
收藏 引用
《自动化学报》2013年 第7期39卷 1018-1026页
作者:甘永梅 晁武杰 王兆安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在状态树结构(State tree structures,STS)的基础上提出了离散事件系统的模块化监督控制方法.该方法中,系统模型是状态树结构模型,控制指标以谓词形式给出.把控制指标分解为几个子控制指标的合取形式,对每个子控制指标分别设计非阻塞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关节刚性机器人自适应BP神经网络算法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 第1期52卷 129-135,164页
作者:杨航 刘凌 倪骏康 张诚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为解决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学习速度慢、泛化能力弱以及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关节刚性机器人自适应BP神经网络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参数可调激活函数,其映射范围、斜率因子、水平和竖直位置等参数皆可自适应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用多样性引导粒子群算法的干式空心电抗器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 第4期46卷 64-69页
作者:张成芬 赵彦珍 马西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针对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易于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多样性引导的吸引-排斥粒子群优化(DGARPSO)算法,并应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优化设计中.该算法在吸引-排斥粒子群优化(ARPSO)算法中引入变异操作,即当进化群体多样性或个体极值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通用的BJT驱动保护电路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 第3期29卷 103-108,116页
作者:邓元紫 苏彦民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从使用角度出发,在分析BJT的开关过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BJT的驱动保护技术。提出了一种兼有驱动、保护功能,通用性较强的设计方案,并给出部分实验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箔式绕组变压器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 第10期39卷 1111-1115页
作者:邱清泉 李涛 孙萍 励庆孚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提出了箔式绕组变压器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考虑到箔式绕组电流引线的存在,为了满足铁心与引线之间的绝缘距离,铁心截面在优化设计时采用了不对称结构,与对称铁心截面结构相比,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铁心截面积.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部传感器超高频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 第12期37卷 1280-1283页
作者:李忠 张晓枫 陈杰华 胡迪军 冯允平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针对GIS同轴结构中局部放电脉冲所激发电磁波的宽频带特征,设计出一种新型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非频变超宽带天线,用无限巴伦实现天线和传输线之间的阻抗匹配.由超宽带天线、宽带放大器、数字存储示波器和计算机组成外部传感器超高频局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电压测量用光电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高电压技术》2001年 第2期27卷 50-51,54页
作者:赵中原 方志 邱毓昌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采用模拟频率调制的编码方式分析了光电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提出了光发射器、光导纤维和接受器的一些设计准则 ;给出了带宽 6 0 0 k Hz、信噪比 48d B的光电系统设计实例。实测表明 ,该设计即使在 6 0 0 k Hz的高频率下也具有较好的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直流配电技术成熟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24年 第4期58卷 41-53页
作者:宁可儿 焦在滨 施任威 张超逸 刘俊杉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西安710049 
针对当前直流配电技术发展路径不明晰的问题,提出了直流配电技术发展阶段评估和成熟度预测方法以探究其发展趋势。首先,构建基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通过调研文献将其按内容分为规划设计、运行控制与保护、关键设备3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