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西安尤家庄六十七号汉墓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文物2007年 第11期 42-55页
作者:程林泉 王自力 张全民 杨军凯 王喜刚 王励耘 王志勇 呼安林 寇小石 王磊 罗丹 张翔宇 张小丽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1996年8~11月,为配合基建工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郊的尤家庄发掘战国、秦汉时期墓葬200余座。其中的一座东汉墓(编号为M67)规模较大,结构复杂,随葬品丰富。尤其是出土的一批小陶俑,形态各异,是研究汉代杂耍百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安南郊唐墓(M31)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文物2004年 第1期 31-61页
作者:孙福喜 杨军凯 孙武 冯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西安南郊M31唐墓2002年4~7月由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发掘。出土的随葬器物以三彩器为主 ,尤其是三彩俑题材丰富 ,造型生动。通体施蓝釉的三彩马、载物卧驼、骑驼奏乐俑及杂技俑等 ,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安曲江翠竹园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文物2010年 第1期 26-39,F0002页
作者:王保平 陈斌 呼安林 王志宏 罗丹 程林泉 张翔宇 翟霖林 郭永琪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008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配合西安南郊曲江新区翠竹园小区的基建工作中,发掘西汉时期墓葬4座,其中一号墓规模较大,为斜坡墓道竖穴土圹砖室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墓室组成。墓室内有彩绘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是研究汉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文物2008年 第6期 14-35页
作者:寇小石 胡安林 王保平 程林泉 张翔宇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004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郊配合基建工程,发掘了一座北周时期墓葬,此墓南距北周安伽墓约150米,东距北周史君墓约2000米。墓主人名业,为粟特地区的康国人,是西安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3座粟特人墓葬。墓内出土的围屏石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文物2006年 第5期 7-44页
作者:寇小石 呼安林 王保平 王磊 陈斌 孙福喜 程林泉 张翔宇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004年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配合西安理工大学校区基建工程中,清理出汉代墓葬40余座,其中编号为M1和M2的两座墓葬规模较大, 出土有陶、铜、铁、铅、玉、石等器物及大量的钱币。尤其是在M1墓室内发现了大面积的壁画,保存较好,色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长安醴泉寺遗址出土的鎏金铜造像
收藏 引用
考古文物2004年 第3期 16-19页
作者:王长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安西郊桃园地区,即原西安民用飞机场跑道北侧,基建时发现一批鎏金铜造像,后经考查得知出土物原在坑内,坑直径达1米左右,铜造像距地面1米多深散乱堆放。遗物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经整理,将选部分予以介绍。1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长安县东曹村出土的唐代文物
收藏 引用
《文博》2003年 第6期 13-24页
作者:翟春玲 王焕玲 翟荣 贾晓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003年初,我们在清理库存文物时,发现一批1986年陕西长安县(今西安长安区)大兆乡东曹村出土的文物,有陶器、陶俑、玉、石、料器和开元通宝钱等300余件.经过细心整理、清点,发现其中大部分为唐代遗物,也有北魏"正光四年"铭墓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安出土北魏铜佛造像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博》2003年 第5期 44-49,53页
作者:翟春玲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北魏自道武帝(386-409年)拓跋珪建国并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遂大兴佛教,于天兴年(398年)敕建寺塔于都城,特别是太武帝在太延五年(439年)攻灭北凉后,俘虏僧徒3000余人.正如记载:"太延(435-440年)中,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安南郊清理两座小型北周墓
收藏 引用
《文博》2011年 第2期 13-17,F0002页
作者:王久刚 杨永刚 史联峰 郭永淇 辛龙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西安航天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位于长安区韦曲东原上的航天基地产业园内,南邻航天中路,北邻飞天路,东距高望村约1华里,西邻开泰动漫。2010年6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该项目征地范围内探出的古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汉至明清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代青石佛座线刻画“礼佛奏乐图”赏析
收藏 引用
《中原文物2004年 第5期 81-84页
作者:翟春玲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唐王朝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这有利于中外往来和文化交流,吸收外来的新事物。正如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说:“君子之于学,百工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