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解放军第102医院"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19卷 22-24页
作者:白战生 赵汉清 高志勤 仲爱芳第二军医大学上海200433 解放军第102医院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组20例,精神分裂症无自杀行为组28例,正常对照组3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B...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糖安胶囊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药房》2003年 第1期14卷 20-22页
作者:瞿发林 应慕德 周大铮 毛士龙 马福家解放军第102医院常州市213003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市200433 解放军第455医院上海市200052 
目的 :研究糖安胶囊的制备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以吡啶酸铬、微晶纤维素、淀粉及赋形剂制备糖安胶囊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品中吡啶酸铬含量。结果:本制剂设计合理 ,工艺可行 ,质量稳定 ,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疗效确切。结论:糖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游离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部缺损
收藏 引用
《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 第1期20卷 69-71页
作者:寿建国江苏省常州市解放军第102医院创伤显微外科江苏常州213003 
目的探讨游离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手背部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应用游离下腹部皮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小5cm×6cm,最大10cm×7cm。结果本组8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肌瓣在修复四肢贯通伤中的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实用骨科杂志》2015年 第4期21卷 349-351页
作者:寿建国江苏省常州市解放军第102医院创伤显微外科江苏常州213003 
目的报道股前外侧蝶翼状皮瓣联合肌瓣修复四肢贯通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股前外侧蝶翼状皮瓣联合肌瓣修复四肢贯通伤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36.2岁。机械伤4例,轧压伤2例。损伤部位:足踝部2例,足背部2例,前臂近腕部1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2年某部新兵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 第1期21卷 77-79页
作者:赵彬 高志勤 余海鹰 毕银花 王焕林中国.解放军第102医院精神三科全军精神医学中心常州213003 
目的评估2012年集训新兵的生活质量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南京区某部新兵497名,应用健康状况简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与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并通过单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研制
收藏 引用
《医疗卫生装备》2007年 第2期28卷 24-25页
作者:张远林 黄家富 陈海峰 吉峰云解放军第455医院上海市200003 解放军第102医院江苏省常州市213003 南京军区联勤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南京市210002 江苏省农村产业指导中心南京市210002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神经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中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功能齐全、性能优良的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案,并研制了该系统的样机,在精神障碍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治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电耦合数字成像技术的野战便携式X线机数字成像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装备》2006年 第8期3卷 20-22,23页
作者:黄家富 陈海峰 张远林 吉峰云常州市解放军102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南京军区联勤部药品仪器检验所江苏南京210002 解放军第85医院上海200003 江苏省农村产业指导中心 
X线检查是基层单位常用检查方法之一,针对在野外环境下实时获取X线图像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了利用电耦合数字成像技术构建野战便携式X线机数字成像系统,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研制
收藏 引用
《医疗设备信息》2006年 第9期21卷 11-13页
作者:黄家富 陈海峰 张远林 吉峰云常州市解放军102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南京军区联勤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南京210002 上海市解放军第85医院上海200003 江苏省农村产业指导中心南京210002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神经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功能齐全、性能优良的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案,并研制了该系统的样机,在精神障碍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阿霉素-铜-姜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 第3期33卷 308-312页
作者:陈静 乔宏志 柴雅萍 戴心怡 孙娟 丁青龙 狄留庆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目的以泊洛沙姆407(P407)为载体,制备阿霉素-铜-姜黄素(DOX-Cu-Cur)三元配合物的纳米胶束,实现定量化联合载药和智能化释药,以期达到协同治疗效果。方法以P407为载体,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制剂进行处方优化,并考察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正交试验法优选贯叶连翘中抗抑郁成分提取工艺
收藏 引用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年 第4期21卷 268-271页
作者:瞿发林 赵勇 赵汉清 刘桂永 吉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精神卫生中心江苏常州213003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目的优选并确立贯叶连翘中抗抑郁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金丝桃素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乙醇浓度(C)及乙醇用量(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影响从贯叶连翘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