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贵州大学哲学院"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琴音之妙,由“圆”而美——《溪山琴况》之“圆”况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9年 第22期 19-21页
作者:张叶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圆”在中文语境中有其特殊内涵,体现在美学中就是“圆”美观,这在中国古代的诗文、小说、舞蹈、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中都有具体体现。同样,“圆美”观在中国音乐中也是极其重要的概念,这在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整个文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教育中的文化差异与共享——以国际展览中的中国园林文化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2020年 第6期 76-82页
作者:林早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当代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审美教育根本上是一种公共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手段、资源及过程都是公共性的。但基于不同文化经验模式及世界观的差异性,在跨文化展览中,博物馆审美教育的公共性应落实于文化经验的共享,而非文化经验的同一。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审美判断的三种方式探析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9年 第16期 79-80页
作者:陈桑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音乐的审美判断是否有一种范式,本身在学界就争论不休。本文则从三种音乐审美判断方式入手,分别是“乐理分析方式”“文化辩护的方式”“移情的方式”。其中主要做一种否定性的工作,来讨论这三种方式自身都有一定值得深思的问题,使得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溪山琴况》之“洁”况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9年 第17期 64-65页
作者:钟小茵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在《溪山琴况》中洁有两种:声洁和音洁,洁是练指原则,也是练指所求。实现洁必须修指,修指之道在于严净,做到严净要使心净,使指净并在练指过程中避免“邪滓”和“杂乱”,才能弹奏出纯洁的琴音,从而使乐曲意趣长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居易诗歌中的色彩审美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1年 第3期34卷 115-116页
作者:李慧云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色彩是人类审美的一个重要形式要素,而诗歌则是人类情感表达的精华所在,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架起了一座沟通人与艺术的桥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唐诗在色彩的运用和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把握上极为精妙,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观纯粹——乔治·莫兰迪绘画浅析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0年 第4期 45-46页
作者:李秋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乔治·莫兰迪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在他的画作中,以细小的事物作为绘画题材,体现其对世界的思考。简约是莫兰迪的绘画风格,平视是莫兰迪画作中常采用的观察视点。莫兰迪的画作并非是要告诉观众一个事实,而是将画家对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心说的形而上学基础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1年 第15期34卷 195-196页
作者:郭振宇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相比地心说,日心说并未得到太多经验事实的佐证,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因素,即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是为了追求数学上的简单、和谐,而不是出自对于天文现象的大量经验观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技艺概念看“庖丁解牛”表现“道”之过程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2021年 第14期 187-189页
作者:郭沐绫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550025 
道家思想与海德格尔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通过对技艺的描述所得出的某些结论和价值取向也极为接近。但是,双方在文化背景、生存处境、以及思维方式上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研究者们常认为"技艺"概念是用来沟通双方思想的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山水序》之“畅神”审美内涵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0年 第11期 21-23,53页
作者:罗诗螈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宗炳所著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山水画的一篇文章,其中不仅包含着对自然美的认识,更在中国绘画史和中国美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将形神问题扩大至山水画的创作中,并从理论上作出了论证。《画山水序》明确提出了&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禅心妙悟:憨山德清书法艺术探析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9年 第25期 207-209页
作者:吴易恒 龚晓康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的代表人物,其佛教义理之深广受教内外认可,同时亦有极高的书法水平。本文以憨山德清的《行书六言偈语条幅》作为研究对象,从虚实相生的法度、空有不二的意境、体证真我之归趣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