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2025年 第2期 39-47页
作者:韦文华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差距缩小、推动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助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键动能,可赋能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但碍于政策发展规划与政府支持异位、新质人才引育留工作存在不足、数字资源利用不足以及服务供给不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设计的审思
收藏 引用
《林区教学》2025年 第3期 117-120页
作者:吴惠 雷成耀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阳550025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优化作业设计不仅是学业减负的突破口,更是实现素养导向教育评价的切入点。在“双减”政策持续驱动下,学生作业减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忽略整体性、轻视生成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分析
收藏 引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29卷 48-56页
作者:王金玉 武佳萱 田森林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也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成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建设的政策焦点。首先,通过分析职业教育数字化的政策定位,明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由谁做、做什么、如何做三大问题。其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变化及教学思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
收藏 引用
《林区教学》2025年 第3期 111-116页
作者:王甜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阳550025 
利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其在目标、内容、要求上发生了变化,即确立了核心素养的阶梯式培养目标,设计结构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名师工作室发展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收藏 引用
教育导刊》2025年 第4期 54-62页
作者:张妮 章敏 彭蝶 杨黔东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乡村名师工作室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举措,肩负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乡村教育振兴等多项使命。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设计乡村名师工作室互惠共生模式,详细阐述六个核心要素(共同体、主题、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N76E003单片机的智能电烙铁设计
收藏 引用
《电脑与信息技术》2025年 第1期33卷 120-124页
作者:唐晓艳 黄威荣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都匀558022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电烙铁是电子产品组装和电器维修的必备工具,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更新迭代,对于电烙铁的性能要求更加多样化。以N76E003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并制作一种智能电烙铁。设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作可切换3种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托育服务立法:必要性、挑战及推进路向
收藏 引用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5年 第2期39卷 85-92页
作者:张地容 吴昱婵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托育服务立法对于明确托育服务的性质与定位、破解托育服务遭遇的种种现实问题、保障家庭和0~3岁婴幼儿照护权益、支撑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我国托育服务立法面临着政策法律化进程迟滞、立法共识性欠缺、管理体制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本位”视角下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异化与重构--基于豆瓣小组的网络数据分析
收藏 引用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5年 第1期38卷 47-55,80页
作者:梅明杨 冯丽 吴敏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贵阳550025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广元628000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研究生是导学关系的核心构成主体之一,和谐研究生导学关系的建立必须立足“生本位”,关注研究生的主体性需求。以豆瓣小组中导学关系相关话题帖及讨论为数据来源,运用大数据文本分析方法对研究生导学关系的主题事件、问题表征、情感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个课堂”支持的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
收藏 引用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 第11期 87-94页
作者:张妮 夏海燕 幸大惠 付憧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看待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在环境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面对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传统学习环境已无法满足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三个课堂”实践。为此,该文以教育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构建高水平高职学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收藏 引用
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 第1期 124-127页
作者:陈建录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新四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教育部出台的信息化建设相关文件多达87份,每一份文件都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