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探索贵州省黔东南低海拔地区马铃薯种植密度与N、P、K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通过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运用D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建立了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黔东南低海拔地区进行马铃薯的产量与密度及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出本地区马铃薯高产(2 000 kg/667 m2)栽培最佳技术方案:密度6 103~6 336穴/667 m2,施纯氮量10.56~11.26 kg/667 m2,施P2O5量10.03~10.77 kg/667 m2,施K2O量19.15~21.23 kg/667 m2。
摘要:针对油菜不同移栽管理方式和不同的底肥等因子设计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比翻犁经济性状和产量都好;免耕除草和免耕不除草之间差异不明显;施用复合肥做底肥好于农家肥。
摘要:油菜直播技术是旨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经犁耙平整或未经翻犁耕地,直接撒播、条播或点播油菜的轻型栽培技术,主要区别于油菜育苗移栽技术。为探索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情况下油菜节本稳产技术,分别在金沙、遵义和平塘县进行了油菜直播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点与试验材料试验在金沙西络乡、平塘通州镇、遵义三合镇进行。试验材料为云油3号、云油8号和云油杂2号3个品种,对照油研7号、10号等品种。1.2试验设计试验1:金沙西洛乡中心村三组。试验面积0.253hm2,涉及农户4户。品种为:花油8号、云油杂2号、多粒1号、油研10号、油研7号。每一农户采用两个不同品种同一种植方式或不同种植方式同田互比,试验设置及播期见表1。表1金沙县2006—2007年度油菜免耕直播试验示范设置农户播期(日/月)面积(667m2)品种花油8号(667m2)云油杂2号(667m2)多粒1号(667m2)油研10号(667m2)油研7号(667m2)种植方式李光芬10/101.00.50.5比免耕直播互范代军13/101.00.50.5免耕直播与同田翻犁移栽互比王水水14/101.00.80.2比免耕直播互班兴强21/100.80.8免耕沿稻桩条播与免耕...
摘要:为探索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种薯对马铃薯的增产效应,以早熟马铃薯为材料,选择6种药剂进行6个不同拌种方法处理,开展随机区组设计一年6点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拌种能极显著增加薯块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能一定程度提高出苗率、株高、茎粗,平均增产幅度3.20%~12.15%;多种药剂拌种增产效果优于单种药剂拌种,以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细刹3种药剂拌种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2种药剂拌种和48%苯甲·嘧菌酯+40%噻虫啉2种药剂拌种,3%噻霉酮、根肽2个单种药剂拌种效果不显著。生产上推荐使用甲霜灵锰锌25 g+甲基托布津100 g+3%噻霉酮15 g+1.5 kg滑石粉(或瓷粉、草木灰等)拌种100 kg种薯的方式。
摘要:为筛选广适、高产、稳产的马铃薯品种,以7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8个县(市)开展随机区组设计一年多点试验,3次重复。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在8个不同生态地点的表现差异极显著,具备较好的产量潜力,同时具备特殊的适应性;滕育1号、米拉、希森6号、兴佳2号、荷兰15表现出优于对照品种费乌瑞它的特征特性;滕育1号的薯块产量及商品薯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余6个品种,生育期短、适应性广,可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希森6号生育期短、适应性广、产量潜力较高,但商品薯率偏低,可进一步探索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荷兰15和兴佳2号生育期短,在少数试验点具备特殊适应性,可在特定区域推广种植;米拉生育期较长,适应性较广,产量水平较高,推荐在旱作区种植;费乌瑞它适应性最广,稳定性最强,但产量潜力不高,商品薯率高,可因地制宜种植;红美品种适应性、稳定性均强,但产量低,综合评价差,不建议大面积种植,可从“特色”产品方向按需发展。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