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利用AMICS测试技术分析冶炼矿渣中Cu-Co元素的赋存状态
收藏 引用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23年 第4期 10-16页
作者:朱丹 孙小俊 程国柱 羊帆 潘诗洋 刘爽自然资源部稀土稀有稀散矿产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34 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武汉430034 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34 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黄石435005 
铜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金属;钴在保障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结合化学分析、化学物相、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等多手段,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评级项目野外验收优秀率提高方法探讨
收藏 引用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年 第19期 228-230页
作者:余杰 陈梦源 徐航 文美霞 彭慧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430034 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34 
介绍QC小组的基本情况及QC活动计划,对课题选择进行详细介绍,从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要因确定、制定对策与实施、效果检查、巩固措施7个环节对本次QC活动进行具体阐述。本次QC活动完成了预期目标,效果显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襄阳市三顾路路堑边坡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
收藏 引用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2年 第2期36卷 181-185页
作者:周艳松 易春瑶 莫春雷 曾洋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 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4 
路堑边坡变形失稳是常见的城市地质灾害问题之一。以襄阳市三顾路路堑边坡滑坡为研究对象,在边坡勘查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机理及变形破坏机制;结合边坡滑坡特征及城市发展旅游、美化环境的需求,提出经济合理、适用于城市边坡的地质灾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丹江口库区库岸稳定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年 第17期 113-115页
作者:彭慧 常亮 文美霞 陈杨露 余杰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局)武汉430034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武汉430034 
对丹江口库区库岸进行专项调查,在库岸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地质条件、斜坡自然环境地质灾害、动力作用4个方面对库岸稳定性进行评价,为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初步的基础地质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柱板式锚杆挡土墙在城区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以黄冈市望月堤滑坡为例
收藏 引用
《绿色科技》2024年 第24期26卷 234-240页
作者:张齐 傅清心 王超湖北省地质局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4 湖北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湖北黄冈438000 
以黄冈市望月堤滑坡治理工程为例,针对滑坡区域居民建筑密集、施工条件不够等因素限制,提出了柱板式锚杆挡土墙这一新型、轻型结构的挡土墙的治理思路。在滑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具体开展了墙背土压力计算,肋柱、锚杆和挡土板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北省四方山—团山沟锰矿区绿色勘查实践及成效
收藏 引用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1年 第6期35卷 895-899页
作者:朱建东 尤静静 刘兴平 陈松 刘锦明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孝感)湖北孝感432000 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湖北孝感432000 
绿色勘查是坚持生态文明战略、实现找矿突破的必由之路,也是地质勘查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对湖北省四方山—团山沟锰矿绿色勘查示范区从立项论证及设计预保护、施工现场生态环境保护到恢复治理全过程的具体实践及成效分析,认为在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密度电法和声波测试在输水隧洞勘察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云南水力发电》2024年 第5期40卷 62-66页
作者:彭耀 喻理传湖北省地质局武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武汉430051 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4 
围岩类别划分对隧道的设计、施工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声波测试对隧道洞身段岩体完整性指数进行计算,对比高密度电法勘探得到的视电阻特征,对隧道纵断面的岩体基本质量进行判定。通过压水试验,得到的岩层的透水率,综合考虑岩石强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宜昌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布设技术
收藏 引用
《农业灾害研究》2023年 第7期13卷 323-325页
作者:余杰 俎全磊 吴迓玺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4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 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荆州434020 
基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选取位移监测、裂缝监测等普适型设备,利用物联网等技术,采用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手段,对区域内36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群专结合监测预警设计,提高宜昌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时空概率的公路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安全与环境工程》2023年 第5期30卷 142-151页
作者:张宏蓉 杜娟 郑红卫 刘悦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 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3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8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崩塌灾害是山区公路主要的地质灾害风险源,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地质灾害防控与治理规划的重要依据。以318国道湖北谋道-重庆龙驹段为研究区,综合考虑公路崩塌灾害发生的空间、时间概率以及崩塌灾害作用强度,开展研究区公路崩塌灾害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雷达信号增强系统设计及开发
收藏 引用
《科技风》2023年 第18期 1-3页
作者:徐航 杨涛 于子良 刘帅 李彧磊 叶疆 余杰资源与生态环境地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局)湖北武汉430000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0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作为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有力手段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InSAR技术的实现离不开相干性好的地面控制点,以消除大气等环境因素和地形对干涉测量产生的误差。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