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正态随机过程的驼峰设计中计算气温建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25年 第1期47卷 21-30页
作者:夏胜利 仇帅 张红亮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基于可获取的全球公开气象数据,发现现行设计规范中用以描述气温分布的正态分布模型与我国铁路编组站所在地全年月均气温和全年日均气温的分布情况均不相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现行驼峰设计规范中给出的气温分布模型的来源及不足。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车内压力波模拟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 第5期45卷 1699-1704页
作者:王前选 梁习锋 任鑫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75 
列车高速过隧道时诱发的压力波通过车体缝隙传入车内,给旅客乘车舒适性带来严重影响,在实验室模拟车内压力波动过程以系统研究车内压力波动与人耳舒适性的关系,以便为制定气压变化下科学的人耳舒适性标准提供依据。基于车内压力变化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适用于三电平逆变器的电流谐波最小脉宽调制策略
收藏 引用
《电机与控制学报》2024年 第8期28卷 21-30页
作者:褚艳红 周明磊 王琛琛 游小杰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受限于散热条件,大功率牵引传动系统中逆变器开关频率通常很低,三电平逆变器由于在低开关频率下具有较小的输出谐波、较低的dv/dt等特点在中高压大功率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以三电平中点钳位型逆变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电流谐波最小脉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列车车体气动载荷疲劳强度试验装置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 第8期45卷 2885-2890页
作者:王前选 梁习锋 刘堂红 张洁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5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75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研制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对新造车体进行疲劳强度试验,讨论车体交变气动载荷疲劳试验加载方法、压力、压力波形与周期、加载次数等参数,并完成车体交变气动载荷疲劳试验装置方案及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将合武铁路现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列车车体交变气动载荷试验装置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13年 第8期35卷 29-34页
作者:王前选 梁习锋 高广军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5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75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高速列车车体在交变气动载荷作用下可能发生疲劳破坏,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急需研制可实现车内压力反复变化的试验装置对新造车体进行疲劳强度试验。为实现车体气动载荷按三角波形式加载,本文以CRH2型动车组三分之一车体为研究对象。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改进模糊滑模控制的列车速度跟踪研究
收藏 引用
《铁道学报》2024年 第4期46卷 97-107页
作者:康庄 贾利民 秦勇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先进轨道交通自主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列车运行过程具有强耦合、非线性等特征,且往往存在较大且不可观测的外界干扰,这些特性加大了列车运行控制的难度,针对列车运行速度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模糊滑模控制,引入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车体协同的铁路运输轮式货物轮挡设计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23年 第21期44卷 94-101页
作者:罗雅楠 韩梅 陈超 米希伟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目的为保证运输安全,轮式货物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用轮挡限位。针对我国铁路运输轮式货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车体与加固装置协同设计的理念,设计一种轮挡可调式,适用于多种规格的轮式货物,存用一体、可靠性高、使用快捷。方法利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的主动和被动控制减阻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汽车工程》2019年 第5期41卷 537-544,555页
作者:袁志群 杨明智 张炳荣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厦门361024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5 福建省客车及特种车辆研发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24 
针对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以降低气动阻力为目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侧风工况下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的主动和被动控制减阻方法,设计了阻流板、侧裙、底部抽吸控制槽和尾部气流喷射控制槽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Retina-Face的人眼关键点检测算法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仿真》2023年 第9期40卷 213-216,354页
作者:陈亮 郑伟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研究中心北京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应用PERCLOS P80方法检测人体疲劳时,需要对人脸部,尤其是眼部的关键点进行准确而快速的定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etina-Face的人眼关键点检测算法。在分析Retina-Face的网络模型结构基础上,结合疲劳检测的相关场景,有针对性地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大开度门结构设计与仿真
收藏 引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4年 第6期48卷 144-153页
作者:梁永廷 于文学 熊芯 乔珂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河北唐山06303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为提升货运动车组大尺寸货物快速装卸效率和满足节能减排需求,设计一种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超大开度车门及自动化开闭装置,以减轻整车重量、降低能耗,适应大开度车门高强度、高刚度、低重量要求.首先,借鉴航空、铁路货运等成熟应用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