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国际中文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内涵特征、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收藏 引用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3期 15-25页
作者:李宝贵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16021 
国际中文教育新形态教材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资源,具有集成性、融合性、交互性、发展性特征,对于推动国际中文教学与学习模式变革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国际中文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面临基础薄弱、研发队伍专业化程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词语组合的语义逻辑性看汉语趋向补语的意义形态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 第3期62卷 225-233,240页
作者:曹儒 张道新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大连116029 
汉语趋向补语的意义十分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众多学者从句法和语义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词汇语义逻辑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趋向补语意义形态的产生因素、规律和机制问题,能为提升教学方法设计的科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外华文本土教师培养的新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第1期39卷 153-160页
作者:徐笑一 李宝贵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渴求日益强烈。而海外华文本土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本研究探索了华文本土教师培养的新模式:通过开设汉语国际教育学历班培养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互动中的孔子学院与俄语中心:办学理念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1期54卷 121-127页
作者:李宝贵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从孔子学院和俄语中心的发展现状入手,围绕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和文化传播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对中俄两国语言文化传播机构办学理念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孔子学院和俄语中心实现良性文化互动的发展策略:加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外汉语教学中比字句“A比B+形容词”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科学中国人》2017年 第8Z期 341-341,343页
作者:秦海艳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比字句'A比B+形容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语言点。希望这个教学设计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探讨
收藏 引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5期32卷 123-124页
作者:李丛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花为媒》唱词中顶真格的艺术表现力
收藏 引用
《理论界》2011年 第11期 124-126页
作者:朱俊华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戏曲电影的经典之作评剧《花为媒》唱词中运用了比喻、对偶、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其中顶真格的运用是一大特色。不止一处、不止在一个人物口中出现的顶真格唱词,不仅增强了《花为媒》语言的感染力,而且对塑造人物形象、增强戏剧的感染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语桥”比赛的国际传播价值多维度研究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2022年 第2期 86-88页
作者:董岳峰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1602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国家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语言来宣传本国的文化。"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是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大型中文国际赛事。"汉语桥"系列比赛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文纳入毛里求斯国民教育体系:样态、动因、困境与纾解
收藏 引用
《中国语言战略》2023年 第2期10卷 103-113页
作者:李宝贵 张琪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大连116029 
中文纳入毛里求斯国民教育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走深走实的表现。研究发现,中文纳入毛里求斯国民教育体系有自身发展样态,呈现“先低后高”的纳入方式、处于“部分纳入”状态,且具有已进入其国民教育考试体系、在语言教育中处于初级层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曲语言的修辞方式
收藏 引用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 第12期17卷 9-10,13页
作者:刘志成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歌曲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丰富的语言形式。它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传情达意,紧扣时代主题,蕴含着真情实感,风格多变。大量运用谐音、借代、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式以及象征手法,表达一种关怀、真诚、抒情,具有曲由心声的艺术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