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小麦型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状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1 440只382日龄标准体重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96只鸡,分别饲喂小麦豆粕型(小麦日粮组)、小麦玉米豆粕型(小麦与玉米2∶1配比组)、玉米豆粕型(对照组)三种饲粮,试验期60 d。测定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并进行粪便观察。结果表明:小麦日粮组产蛋性能略低于其他两组,但差异不显著,小麦与玉米2∶1配比组产蛋性能好于其他两组;蛋品质测定结果三组差异不显著;小麦日粮组使用叶黄素蛋黄颜色完全能达到玉米豆粕型日粮的蛋黄色度;用小麦与玉米一定比例配合使用作为能量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效果更好。
摘要:优质饲料是指不仅能最大限度满足蛋鸡生长和生产的营养需要,又能满足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的营养需要;在配方设计、原料使用、生产加工等方面充分考虑饲料的高效、安全、环保。
摘要:目前随着非洲猪瘟疫情持续蔓延,人们对此疫情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化,猪场正逐步建立健全生物防控体系,对饲料产品的选择和运输也更加谨慎.文章从营养配方设计、常规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的选择、饲料加工及转运等饲料安全角度和以优化健康为基础的后备母猪营养和饲喂角度进行分享,以期切断可能通过饲料传播非洲猪瘟的途径,从而提高猪只生存力和猪场生命力.
摘要:饲料是我国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配方技术是饲料生产的核心。充分挖掘饲料配方技术的潜在价值,是实现饲料原料资源合理分配、构建最优饲料配方的关键。文章归纳总结了配方技术的各种相关算法,介绍了其数学原理,详细阐述了各种算法对饲料企业的指导作用,并提出了基于配方技术的配方调整流程方案和辅助饲料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决策的配方技术应用流程方案,从而为有效实现饲料配方的精准设计和提升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价值。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下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包被酸化剂(CA)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消化道内环境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8日龄科宝500肉仔鸡960只,采用2×4交互设计,通过空气喷洒有害气体吸附剂改善鸡舍环境空气质量,将喷粉的鸡舍规定为良好环境,未喷粉的规定为较差环境,每个环境设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0.10%富马酸组、0.03%CA组和0.05%CA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肉仔鸡分别饲养在2个不同环境的鸡舍内,试验期25 d。结果表明:1)不同环境下,与对照组、0.10%富马酸组相比,0.03%CA组极显著增加了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2)良好环境下,0.03%CA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0.05%CA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0.10%富马酸组和0.03%CA组(P<0.05)。3)较差环境下,0.03%CA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05%CA组空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对于平均日采食量、盲肠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CA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极显著(P<0.01);对于盲肠乳酸杆菌和空肠乳酸杆菌数量,CA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CA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肉仔鸡生长;在良好环境下,CA的作用效果更好。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海兰褐蛋鸡22~35周龄阶段不同可消化蛋氨酸水平对其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1728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每个处理饲喂可消化蛋氨酸水平为0.25%、0.27%、0.31%、0.34%、0.37%、0.40%的6种日粮,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可消化蛋氨酸对蛋重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蛋氨酸水平最高组蛋重比最低组高0.33g;可消化蛋氨酸水平达到0.34%时产蛋量最大,不同蛋氨酸水平对哈夫单位和卵白高度有一定影响,随着蛋氨酸水平增加而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规模化成为养猪行业的主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些规模化猪场,一部分由散养户扩大规模或本来就是规模化猪场扩建而成,另外一部分大型的猪场则由其他行业的投资者进入。对于大型的外来投资者,建设的猪场多数为美式或欧式猪场,现代化程度很高,一般由专业的设计公司负责设计,设计工艺极其复杂,而且比较成熟。
摘要:试验旨在评估豆粕相对于玉米的能值,并测定提高日粮中豆粕水平对保育仔猪的影响。总计2233头猪(品种PIC337×1050),初始平均体重10.98 kg,分配到92个饲养栏中,每个饲养栏20~27头仔猪,性别混合。断奶后,所有仔猪饲喂21 d相同日粮,按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根据体重将仔猪分为不同处理组。处理组日粮分别含21%、27%、33%、39%豆粕,并通过改变饲料氨基酸水平和玉米水平来配制平衡日粮,试验期饲喂21 d。仔猪称重并测定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热量效率(CE)。采用SAS的GLIMMIX程序,以随机效应和处理组作为固定因子分析数据。建立单自由度对比来检测随豆粕水平增加的线性和二次效应。对ADG有二次效应趋势(P=0.090),当豆粕水平为33%时有显著提高。随着日粮豆粕水平提高对于ADFI有降低趋势(线性,P=0.092)。随着日粮豆粕水平提高,仔猪的料重比呈提高趋势(二次,P=0.066),33%豆粕处理组仔猪的料重比最高,但39%豆粕处理组又回到对照组水平。随着豆粕水平提高,CE呈增加趋势(线性,P=0.001;二次,P=0.065)。以CE方式测定4个数据点评估豆粕能值为玉米能值的105.4%,11.78 MJ/kg净能。当去除39%豆粕处理组的CE值时(含39%豆粕水平时呈二次趋势),仅使用CE应答的线性趋势部分来计算豆粕能值为玉米能值的121.1%,净能为13.54 MJ/kg。综上,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豆粕水平达33%时可提高ADG、F/G和CE,豆粕能值为玉米能值的105.4%~121.1%,这要比当前推荐的豆粕能值为玉米能值78%数据要高很多。该结果意义重大,因为它增加了日粮配方中豆粕的能值。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益生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400 mg/kg非淀粉多糖酶,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益生素,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益生素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1~42日龄肉仔鸡的日采食量5.26%(P<0.05),分别降低1~21日龄6.43%(P<0.05)和1~42日龄料重比4.57%(P<0.05)。非淀粉多糖酶和益生素能显著提高钙的表观代谢率6.83%(P<0.05)和11.86%(P<0.05),以及磷的表观代谢率11.45%(P<0.05)和16.10%(P<0.05)。由此得出,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表观养分代谢率作用有所提高,益生素组好于非淀粉多糖组。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以五水硫酸铜为铜源)对断奶黑山羊生长和血清脂类代谢的影响。选用48只健康、体重相近的2月龄断奶黑山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1只羊。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铜含量为8.84 mg/kg),试验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铜水平(10、20、30 mg/kg)。预试期14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饲粮中铜水平对断奶黑山羊的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铜水平的提高,断奶黑山羊结束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呈线性增加(P0.05);随着饲粮铜水平的提高,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呈线性降低(P<0.05)。研究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硫酸铜能促进断奶黑山羊的生长并改变其血清脂类代谢。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