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邵阳学院文学院"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闺秀文学视域下家族意识的书写——以《湘潭郭氏闺秀集》为例
收藏 引用
《老区建设》2021年 第12期 69-75页
作者:李姣玲 周滢芳邵阳学院文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有清一代,女诗人已经广泛出现。而湖南多仕宦之家,闺秀们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她们大量创作诗歌,充分显示和证实了自己的才华,她们亦有将作品刊刻成集的经济实力,于是出现了众多的女性诗集。而作为女性诗人,她们的国家意识比较淡薄,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歌欣赏中的意象解读
收藏 引用
《学语文》2006年 第2期 30-31页
作者:曾方荣湖南邵阳学院文学院 
诗是一种主情的文学样式,但诗情不是赤裸裸的、无所依凭的直接抒发,而是要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即意象来抒发。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因此,意象在诗歌的创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诗歌抒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志怪志人小说与微篇小说
收藏 引用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5期3卷 71-73,79页
作者:龙钢华邵阳学院文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形态上开始独立成篇,创作理念上走向自觉的虚构以外,还以其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片断式的表现形态,限知叙述视角的广泛运用和戏谑化的艺术效果,展示了微篇小说基本成熟时期的艺术魅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源诗歌中的经世情怀
收藏 引用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4期19卷 14-18页
作者:蒋海英邵阳学院文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魏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诗人,是晚清经世致用思潮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锐意变法改革的实践家。魏源《古微堂诗集》共收集800余首诗歌,诗歌题材内容丰富,是诗人经世情怀在文学艺术上的展现。其诗涉及国计民生、边疆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将乡土文化作为地方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着力点——以邵阳学院为例
收藏 引用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5期18卷 104-107页
作者:肖飞宇邵阳学院文学院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将重视乡土文化作为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对于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高等院校意义重大。乡土文化是超越时空配置的教育资源,利用乡土文化开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实现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话传说 先秦寓言与微篇小说
收藏 引用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4期23卷 85-88页
作者:龙钢华邵阳学院文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远古神话传说与先秦寓言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分别对它们进行理性的辨析就会发现 ,它们各自具备了现代意义上小说的诸多属性 ,但是并不完备。神话传说可以看作是处于萌芽状态的一种特殊的微篇小说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侠骨义胆 我行我素——《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性格剖析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 第4期27卷 75-77页
作者:于光荣邵阳学院文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他“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他的性格粗豪勇猛,而又有几分精明的特点。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的锄强扶弱、舍己为人的侠义行为而表现出来的,他在《水浒传》中的侠义品格显得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魏源诗歌的美学风格
收藏 引用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B10期3卷 101-104页
作者:于光荣邵阳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魏源,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具有非常强烈的改革意识,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教育、科技,他都提出了一些大胆的改革设想,对于近代中国的改革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非但如此,魏源还是一个有特色的文学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士的人格定型
收藏 引用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4期4卷 67-68页
作者:蒋玉兰邵阳学院文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形成经历了一个由设计到现实定型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圣外王”的“圣人”人格,到“外圆内方”的“名士风流”的过程,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相揉合的人格,一直影响着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
收藏 引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 第21期 82-82页
作者:蒋海英邵阳学院文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年演变、汇聚而成的文化体系,充分反映民族发展的历史样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是串联历史和未来的重要文化线索,不仅应该被国家铭记,还应该被民众铭记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