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都灵"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日常性城市遗产”推动下的旧城改造设计探究——以漳州龙海石码古镇为例
收藏 引用
《莆田学院学报》2021年 第5期28卷 71-77页
作者:胡璟 李澜韬 杨晨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福建漳州363000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意大利都灵 
聚焦于旧城改造,突破一般意义上的宏大叙事,转而关注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以石码古镇为田野点,通过文献耙梳、实地走访、参与式观察等方式对其信仰空间进行文化特征分析、日常活动总结、日常性遗产价值界定;结合其实际表现出来的层级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接纳与逃避——从圣雷莫公寓看卡洛·莫里诺精细化现代主义
收藏 引用
《建筑师》2022年 第6期 76-82页
作者:冯文俊 徐好好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城市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和设计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都灵建筑师卡洛·莫里诺(1905-1973)的作品在对现代性的探索中另辟蹊径,却很少被建筑史提及。有观点称其游离于意大利二战后现实之外,但也有观点认为其疏离是对二战后功能主义反思的结果(1)。撇开评价,其设计中对自我价值观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32位MIPS微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 第1期37卷 47-51页
作者:冀红举 段朝伟 李艳丽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都灵理工大学信息科学工程学院意大利都灵10129 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8 
详细介绍了用VHDL语言设计可逻辑综合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其实现过程.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构架采用MIPS结构,设计上使用结构化编程方法,将微处理器内核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采用VHDL语言设计每一个模块的内部功能和外围接口.所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置换的类型 :意大利形态类型学研究方法与中国城市
收藏 引用
《建筑师》2017年 第6期 22-30页
作者:Marco Trisciuoglio 董亦楠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和设计学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基于"类型"概念的意大利形态类型学研究拥有丰厚的积累和传承,不仅是解读和认知城市的研究方法,也是基于传统、面向当代的设计方法。然而由于历史文化语境和城市组织方式的不同,用形态类型学方法研究中国城市问题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奥运遗产前置化: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新建场馆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
收藏 引用
《当代建筑》2020年 第6期 26-29页
作者:邓慧姝 张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奥运场馆是奥运遗产的物质载体,对其长期、高效的赛后再利用是实现可持续性奥运遗产的必要条件。本文对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新建场馆设计中采用的奥运遗产前置化策略进行阐述,协同区域发展、运用类型学方法、注重大众体验是该设计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婴幼儿洗浴行为人因工程学研究对住宅卫生间设计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年 第7期30卷 52-57页
作者:金爽 程晓青 肖茗瀚 吴艳珊 李友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为育龄家庭提供优质的硬件环境是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的重要环节。基于前期对有孩家庭卫生间育儿行为的调研,针对婴幼儿盆浴开展人因工程学实验。通过采集助浴者的动作骨骼数据,构建动态行为-空间模型,探索“人”“机”“环”各要素间的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大利的建筑策划——访谈Paolo Mellano
收藏 引用
《南方建筑》2017年 第5期 8-9页
作者:赵婧贤 Paolo Mellano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系 
通过对保罗先生的访谈,了解了意大利的建筑策划的起源与发展,展示了其作为建筑设计重要环节的作用,同时也探讨了其在建筑教育中普及的必要性与局限性,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威尼斯四个未建成之作的再钩沉
收藏 引用
《新建筑》2019年 第1期 34-38页
作者:牧骑 龚慥 刘晓都灵理工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及规划系 奎利尼.斯坦帕里亚基金会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系 
卡洛·斯卡帕于1972年策划了主题为"四个为威尼斯而生的作品"(Quattro Progetti per Venezia)一展,展示并探讨了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路易·康和野口勇这四位大师未能在威尼斯实现的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区”的起源、移植与影响--以洛阳涧西工业区的住区为例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24年 第2期 11-17页
作者:吴俊贤 虞刚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系 
“小区”是一个源自苏联的概念,是一种具有社会空间意义的住区模式。1950年代中后期“小区”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在我国的城市及社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小区”概念起源与移植的回溯,能够厘清我国现代住区的发展渊源,并明确我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罗马麻将”——来自中国的2025罗马城郊构想
收藏 引用
《南方建筑》2018年 第4期 76-81页
作者:冯江 方馥兰 徐好好 李梦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都灵理工大学 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罗马20-25:大都市新生命周期"展是2015年底进行的一次对未来十年现代大都市发展问题的集中探讨,受邀参展的24所高校以罗马近郊为对象,研究城市边缘在未来的角色与定位。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在4号格子的研究中,从场地的历史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