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6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文摘》2025年 第1期41卷 109-111页
作者:刘雯隽 刘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涵盖影像识别和疾病风险预测等方面,已成为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骨科个既复杂又精细的分支,脊柱外科涉及多种脊柱病变类型和复杂的手术策略。A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个体化导向模板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 第10期24卷 1168-1173页
作者:覃炜 权正学 刘洋 欧云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研制种个体化导向模板,探讨其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对8具成人尸体寰枢椎标本行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数据,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0.01中建立寰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方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偏心距和旋转中心差异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2022年 第1期102卷 36-42页
作者:廖军义 王章宇 刘家诚 胡宁 梁熙 黄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医科大学骨科实验室重庆400016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与传统手工方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偏心距和旋转中心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5至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别采用机器人辅助和手工方法行TH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机器人辅助THA(rTHA)患者27例(28髋),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工椎体的发展及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 第4期20卷 419-422页
作者:卢公标 权正学 蒋电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目的综述人工椎体的发展、研究及适用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人工椎体的构成材料、设计类型及临床应用。结果人工椎体组成材料有陶瓷、异体骨、金属及生物工程复合材料等,但各有优缺点。常见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维CT重建下的国人腕舟骨测量
收藏 引用
《激光杂志》2010年 第6期31卷 89-90页
作者:甘强 黄伟 王仁崇 蒋电明 阳明明 陈浩 尹世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目的:为新型生物材料腕舟骨假体的设计和置入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健康成年男女各50例在CT下进行双侧腕关节扫描;获取腕关节DICOM格式文件,利用MIMICS软件重建腕舟骨,并根据腕舟骨假体的设计要求进行测量。结果:舟骨最大长度(26.16±...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Id1基因在BMP-2维持椎间盘细胞软骨特性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 第20期37卷 2011-2016页
作者:周栩 权正学 罗小辑 唐可 周强 钟伟洋 张圆 江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目的构建Id1基因过表达和RNAi慢病毒载体,并以兔椎间盘髓核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Id1基因表达水平调整后,BMP-2诱导髓核细胞分泌软骨特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1设计针对Id1基因过表达和RNA干扰的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限元分析探索三种内固定模式固定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下螺旋形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
收藏 引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3年 第6期37卷 688-693页
作者:安玉章 蒋电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0 
目的采用有限元技术对比分析3种内固定模式固定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下螺旋形骨折的生物力学效应,为优化内固定模式提供依据。方法纳入10例因外伤致股骨转子下螺旋形骨折的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5~75岁,身高160~170 cm,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模板测量的准确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2009年 第8期25卷 705-708页
作者:聂茂 黄伟 梁熙 胡宁 蒋电明 曾勇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400016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模板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方法使用LINK Preop Plan^TM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2008年3月-12月30例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11例,女19例;年龄42~85岁,平均56岁)进行术前模板测量,分析术前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腹股沟韧带髂股入路显露髋臼前内侧的应用解剖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4年 第5期22卷 522-524页
作者:梁熙 安洪 李加乐 倪卫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目的:为暴露髋臼前内侧壁提供种新的手术入路。方法:在尸体上作解剖,观察髂区、骨盆、腹股沟区、股三角的重要血管、神经与髋臼前内侧壁的关系,提出新的手术入路,并应用于临床。结果:经骨盆、腹膜外,保护好髂外血管、股神经等重要结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钢缆钉与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收藏 引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 第12期30卷 1203-1205页
作者:倪卫东 高仕长 梁安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目的探讨钢缆钉与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疗效。方法钢缆钉组28例,平均随访8个月。张力带钢丝组30例,平均随访16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半年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