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育部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80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深层地下空间亚安全区选址研究
收藏 引用
《灾害学》2025年 第1期40卷 174-179页
作者:蒋辰瑜 李超 杨瑞航 周铁军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为防范化解深层地下疏散面临的安全风险,引入亚安全区的概念,在深地设置具有安全保障和疏散缓冲功能的临时避难场所。将深层地下空间模型抽象为拓扑网络,对各网络节点的节点重要度进行计算,进而基于深地疏散特征和节点重要度排序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动态完善的地域性乡村营建策略与实践研究——以重庆市三河村为例
收藏 引用
《西人居环境学刊》2025年 第1期40卷 27-34页
作者:田琦 李文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乡村营建活动蓬勃发展,为衰弱凋敝的乡村提供了可行的振兴路径。文章思考了当下乡村建设的现状,对以项目设计、施工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为目标的传统静态式乡村营建进行反思,提出营建的动态完善不仅是解决目前乡建成果良莠不齐现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全疏散导向的深地空间水平通道宽度优化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 第3期65卷 509-520页
作者:彭榆棋 李超 杨瑞航 王大川 周铁军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绵阳621000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深层地下空间具有封闭性强、疏散距离长和疏散难度高等特点,发生灾害时空间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该文针对大模人群在深层地下空间水平通道疏散时易出现的拥堵问题,优化了水平通道的宽度设计。首先,将深层地下空间模型抽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气压下水蒸气渗透系数变化对建筑外墙热湿性能影响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2025年 第2期41卷 167-174页
作者:周孟丽 方巾中 陈向晖 楼华鼎 高姗 冯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高海拔地区气压较低,多孔建筑材料的热湿物理性质可能与常压时不同。因此,基于常压下所测得的数据研究高海拔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性能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前期实验结果表明:降低气压,多孔建筑材料仅水蒸气渗透系数明显增加;其他热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健康建筑设计的跨学科教学探索——以重庆大学“大健康建筑”联合毕业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住区》2025年 第1期 92-99页
作者:王春彧 廖怡玮 王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但当前建筑教育体系中对于老年宜居环境设计的关注却有所不足。本文探讨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健康建筑设计的跨学科教学思路。首先概述了“大健康建筑”联合毕业设计的选题情况;其次介绍了重庆大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渝西乡村聚落空间基因识别、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璧山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小城镇建设2025年 第3期43卷 102-112页
作者:肖络 杨柳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广大基层乡村特色保护与传承为背景,针对乡村特色研究中对演进过程与影响机制研究的不足,引入空间基因理论,聚焦渝西特色乡村地区重庆璧山区,采用“场景—特征—基因”技术路线逆向解码渝西乡村聚落空间基因,识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足石刻光景层次及营造手法分析
收藏 引用
《灯与照明》2025年 第1期49卷 113-117页
作者:黄海静 张缤月 刘窈汐 魏毅诚 黄恒瑞 谢佳利 叶智诚 宋思涵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研究聚焦于光景学在石刻艺术中的应用。以大足石刻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分析大足石刻光景现状,指出光景学对石刻艺术中塑造形态、构建空间、强化情感和融于环境的影响;探讨大足石刻的光景营造手法,揭示了直射、遮光、漏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场所理论的城市线状集市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福州市雁塔旧屋片区调查为例
收藏 引用
《华中建筑2025年 第2期43卷 85-89页
作者:陈佳怡 周铁军 王志刚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建设工程消防技术研究中心 
城市集市空间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对公共空间的复合利用、促进社区活力与人文延续具有关键意义。针对当前城市线状型集市空间改造研究中重表面形式而缺乏场所属性思考的问题,该文基于对场所理论的解读,从外在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光色温及显色性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年 第5期35卷 112-117页
作者:梁树英 杨春宇 张青文 翁季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为了解决建筑色彩多从人文审美等定性研究出发、缺乏科学定量研究的问题,找到不同色温的日光对建筑色彩产生影响的函数关系,达到建筑色彩设计更科学化的目的。分析了典型日光及相关理论,并以典型日光D65和D55为标准照明体,对日光色温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内气温对绿化屋顶当量热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年 第2期37卷 109-114页
作者:杨真静 熊珂 唐鸣放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绿化屋顶在节能设计中以附加当量热阻增大屋顶总热阻值,有效减少由屋顶进入内的热量,降低内空气温度。但根据已有的实验研究,绿化屋顶隔热特性与内气温是耦合关系,随内气温的变化,绿化屋顶会呈现出不同的隔热特性。用实验测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