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紫外线消毒系统中超声波抑垢的机制及参数优化
收藏 引用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25年 第1期47卷 221-228页
作者:陈光 赵志伟 李莉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5 
紫外消毒技术因具有无须投加化学药剂、消毒广谱性、产生副产物少等优势越来越受重视,但石英套管结垢引起的消毒效果难以保障,成为限制紫外消毒技术发展的瓶颈。在污水厂紫外线消毒渠中搭建中试试验装置,利用超声波抑制石英套管结垢,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机器学习的衰老基因特征选择与分类
收藏 引用
《实验科学与技术》2025年 第2期23卷 84-89页
作者:曾洁 吴全旺 李德辉 高俊敏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重庆400045 
设计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衰老基因特征选择与分类实验,作为面向智能医学工程等专业的“机器学习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该实验通过将衰老基因映射至基因本体来获得实验数据集,利用特征选择方法处理基因本体内的冗余性,并使用朴素贝叶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中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控制理论与应用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2025年 第1期51卷 25-34页
作者:薛雅内 时文歆 孙文俊 王晓慧 胡莹洁 张元娜 陈瑜 陆建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4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郑州450045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相比于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菌(ARB),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难度和风险都更为突出。紫外线技术(UV)穿透性强,诱导形成嘧啶二聚体和6-4感光产物阻止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紫外线/高级氧化技术(UV/AOPs)通过光解和自由基氧化双重作用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态脆弱型城市河湖岸水协同生态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环保产业》2025年 第2期 24-28页
作者:成水平 魏俊 翟俊 孔令为 唐利 尚文 余少乐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9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1122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5 西湖大学工学院浙江省海岸带环境与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4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03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上海200120 
针对城市水环境存在着生态脆弱、韧性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了岸水协同生态治理与修复思路。本文分享的原创基于城市水生态修复的水质深度净化人工湿地技术,突破人工湿地碳氧分配,提升了对低碳高氮水的净化效率,改善了河湖水质;滨水蓝绿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负压蒸馏—结晶工艺处理盐酸酸洗废液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 第23期36卷 64-68页
作者:林艳 李锋超 翟俊 邱福平 赵聚姣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4 
针对某铁塔厂热浸镀锌车间的盐酸酸洗废液,开发了由预处理、负压蒸馏、冷却结晶、离心脱水4个模块组成的负压蒸馏—结晶组合工艺,并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实验室常压蒸馏试验及Aspen plus 7. 2软件模拟结果表明,在蒸发比例为65%、真空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路植草沟进水口设置的计算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 第20期37卷 76-81页
作者:崔忠捷 卿晓霞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5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我国现行设计规范缺乏完整的道路植草沟进水口开口设计计算方法,借鉴美国城市雨水排放标准手册,给出了进水口开口宽度计算公式,分析认为当截留率确定后,计算得到的开口宽度还应受植草沟最大设计流量的制约;采用雨水口设置间距计算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斜板沉淀池前配水渠的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收藏 引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0年 第5期31卷 120-126页
作者:姚娟娟 宋莉莉 刘存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5 
针对配水渠出水优化措施单一、优化效果欠佳的问题,运用CFD软件,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流速场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进口宽度(b)和配水渠宽度(B)变化时出水均匀度最优的配水渠长度(L),并优化了挡墙在双段配水渠中的最佳位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吸附床对初期雨水中氮磷的控制作用及其工程应用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2021年 第S2期47卷 163-169页
作者:何林演 盛国荣 孙剑锋 何强 宋宁凡 李明星 田文静 古励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44 
以径流中氨氮和磷酸盐为对象,选取Na型改性沸石和海绵铁吸附剂对其进行吸附去除。在静态吸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吸附柱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接触时间对吸附除氨氮和磷酸盐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进水停留时间的增加,吸附穿透时间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形态藻类的混凝效果及絮体特性
收藏 引用
重庆大学学报》2022年 第4期45卷 134-142页
作者:姚娟娟 龚丹 方艳娟 张智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5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10 
采用氯化铁和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分别研究了不同形态结构的铜绿微囊藻、针杆藻和水华鱼腥藻的混凝效果及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铁盐、铝盐混凝剂不同投加量下,铁盐对3种藻的混凝去除效果优于铝盐;3种藻在铁盐和铝盐各自达到最佳混凝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回归正交设计的沉砂池细砂分离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2021年 第11期37卷 63-69页
作者:许晓毅 葛丹丹 于兰 温妍 徐璇 吉芳英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重庆400045 
悬浮颗粒粒度特性是影响旋流沉砂池设计与运行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城镇污水中无机物粒径细微,不宜直接采用常规参数取值进行设计。针对城镇污水中无机悬浮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征,构建了比氏旋流沉砂池模型,以回归正交试验设计为手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