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重庆“四山”生态环境状况时空特征与障碍因子分析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研究》2025年 第2期32卷 353-365页
作者:谢慧君 曹聪 范泽英 杜清江 刘智 尹小彤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401121 重庆市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实验室重庆401121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目的]重庆“四山”地区是重庆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重庆“四山”生态环境状况和障碍因子研究,对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利用四山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基于DEM、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率和地下水水位监测站等数据基础,采用AHP-PCA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藏定日县陈塘村坡面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地质》2025年 第1期20卷 92-97页
作者:朱涛 温金梅 敬正凯 陈星 杨龙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定日县陈塘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地层岩性以前震旦系变质岩为主,地貌为深切峡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地质灾害频发。文章通过对陈塘村坡面泥石流的野外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分析了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演化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陡倾反向岩质滑坡破坏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引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 第2期12卷 356-361,368页
作者:蒋先念 范良刚 周娅莉 祝田野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重庆市巫溪县中梁乡硝洞槽-郑家大沟滑坡是一处典型的大型陡倾反向岩质滑坡,滑坡是在坡脚中梁水库蓄水后形成的,研究该类滑坡的破坏机制及影响因素对于开展该类滑坡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分析滑坡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专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剩余下滑力曲线在滑坡治理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A1期30卷 587-589,623页
作者:胡明军 刘光华 黄霞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滑坡推力在滑坡治理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计算指标。借助滑坡剩余下滑力曲线,可以对滑坡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通过分析剩余下滑力曲线的不同形态,提出各种形态下的滑坡治理方案,可以用于指导滑坡治理方案的设计工程实例证明,利用剩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协同工作机理
收藏 引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 第A2期6卷 1552-1555页
作者:毛明章 邹先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抗滑支挡结构,是由锚索和桩两种材料组成的结合体。只有这两种不同材料共同发挥作用,锚索抗滑桩才能具有实际有效的抗滑功能。研究锚索抗滑桩协同工作机理问题,目的是建立桩锚变形协调计算模型,以及相应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程建设对已治理滑坡的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以巫山县风管局滑坡地段神女小区建设为例
收藏 引用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 第A2期6卷 1747-1750页
作者:杨照国 尚亚军 陆海峰 黄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在介绍神女小区建设的工程意图概况、风管局滑坡的稳定性及治理工程情况、神女小区建设与滑坡的位置及相互影响关系下,重点对神女小区工程建设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敏感性分析在滑坡力学参数选取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A1期30卷 655-657页
作者:黄霞 谈鹏燕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由于岩土体的变异性,要准确地选取滑坡力学参数,有必要分析其敏感性。以重庆市黄溪镇原镇政府办公大楼滑坡为例,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找出其中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再综合室内外实验数据和参数反算的结果,运用"参数综合取值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层次分析法在危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以重庆市渝北区老岩危岩为例
收藏 引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A1期30卷 650-651,696页
作者:欧武涛 王伟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危岩的稳定性确定是危岩勘查的重要任务,决定着是否需要对危岩进行治理,在危岩的稳定性判别中定性判断是定量计算的前提。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综合指数法,对渝北区老岩危岩相关危岩单体逐一进行稳定性综合评价,旨在为该区域危岩的防治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市巫山县望霞危岩形成机制及破坏模式
收藏 引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A1期30卷 545-549页
作者:赵鹏 余姝 胡以德 黄小鹏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危岩形成机制及破坏模式的确定是对危岩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基于地貌学、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等理论,对重庆市巫山县望霞危岩形成机制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治理措施建议,为三峡库区同类危岩发育机理的深入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山区浅层变形斜坡破坏机制及防治对策
收藏 引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 第A1期30卷 662-664页
作者:杨树宝 任鸿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重庆400700 
通过对重庆市鹅岭公园不稳定斜坡的地质背景、基本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城区山区浅层变形斜坡的破坏机制和防治对策。分析表明:此类变形斜坡的破坏模式为表层土体的溜滑,降雨为变形斜坡破坏的外在因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