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重庆沙坪坝区江家嘴墓群考古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长江文明》2018年 第4期 19-29页
作者: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 李大地 陈东 王银来 朱雪莲 谢宇 程涛 曾艳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 
2016年11月,在沙坪坝区江家嘴便道排水渠施工中暴露宋墓1座。2017年2月至3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抢救性考古发掘宋墓2座、明墓1座,出土器物28件。宋墓墓室结构完整,随葬品组合完全,墓室石雕图案大部分内容可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物中常见可溶盐精确鉴别方法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3年 第12期43卷 3826-3831页
作者:赵文华 韩向娜 叶琳 白九江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83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400013 
盐害是多孔材质文物中较普遍、较严重的病害。可溶盐在复杂的水盐活动中会持续对文物本体造成破坏。精确鉴别文物中可溶盐的种类是研究文物盐害机理、开展盐害治理、设计开发相应的文物保护材料的必要前提。为此,建立了一套文物中可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议激光技术在文物清洗中的危害与相应防护对策
收藏 引用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2018年 第1期9卷 106-114页
作者:叶琳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激光因其高能量的优势,逐步成文物清洁中的一把利器。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国际上多次举行的激光用于艺术品保护国际会议(LACONA)使激光技术在艺术品保护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些年,国内也逐步开始对石质文物、金属文物、以及墓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钓鱼城遗址始关门破坏机制研究与FLAC^(3D)地震动力响应模拟
收藏 引用
《岩土力学》2011年 第4期32卷 1249-1254页
作者:刘积魁 方云 刘智 刘建辉 王晓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管理局重庆401520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29 
古遗址赋存于岩土体之中,是岩土体的一部分,故尝试采用岩土工程分析手段对其破坏机制进行研究。在"5.12"汶川地震中,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的始关门出现了局部开裂、错位等变形破坏现象。地质勘察表明,始关门赋存于滑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涂山窑的发现、研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6期39卷 18-25页
作者:王洪领 蔡亚林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涂山窑是重庆宋元时期的重要窑址。自20世纪30年代发现起,尤其是8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从考古工作、兴衰原因、分期与年代、装饰艺术、窑炉结构、与周围窑址的关系、科学检测等角度对涂山窑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寻城记--遇见汉东城
收藏 引用
《大众考古》2020年 第10期 62-69页
作者:代玉彪(文/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汉东城这处滨江遗址真的是一座古城吗?是文献记载中的唐初至宋初的万寿县城,还是终有宋一代汉东镇所在,抑或先为万寿故县后为汉东古镇?通过近4年的探寻,考古工作者发现南宋晚期城堤一体防御体系、布局严整的高规格道路网络、成组的房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丰都二仙堡墓群2015年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文物》2017年 第10期 4-31页
作者:蒋刚 白九江 张慧妮 孙文浩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心 丰都县文物管理所 
二仙堡墓群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原镇江镇杜家坝村。为推进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2015年度文物保护工作,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会同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对二仙堡主梁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带墓道的砖室券顶墓9座。墓中出土陶器、瓷器、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市北碚区黑房子墓群发掘简报
收藏 引用
《长江文明》2021年 第2期 5-19页
作者:白九江 肖碧瑞(文/摄) 史高峰(图) 陈芙蓉(图) 程涛(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碚区文物管理所 
2014年3月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高速公路征地红线内的北碚区黑房子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墓葬4座,包括石室墓3座、画像砖墓1座,时代为宋代、明代。出土有瓷壶、瓷盏、瓷碗、瓷杯、瓷瓶、画像砖、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藏宋代石刻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南方民族考古》2018年 第2期 274-298,345-354页
作者:张廷良 邵星积 朱雪莲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藏的36件宋代石刻,可分为武士、动植物、神兽、侍仆四类,题材以世俗生活为主,立意巧妙、雕刻技法高超,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是四川盆地南宋石室墓石刻之精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市涪陵区古坟堡两座墓葬的发掘
收藏 引用
《南方民族考古》2017年 第2期 1-15,312-316页
作者:林必忠 李潇 肖碧瑞 上官林全 白九江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涪陵区博物馆 
2015年7—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涪陵区博物馆对涪陵区古坟堡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座砖石混筑墓及一座宋代土坑墓,出土陶、瓷、铜器共10件。其中,砖石混筑墓墓室双室并列,中以过道连接,是研究汉代合葬习俗的典型实物载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