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之本质真实论批判
收藏 引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2期34卷 138-144页
作者:朱丕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市400047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本质真实论乃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和文学结盟的必然产物。尽管在各个历史时段有所变化,但其表现社会政治历史本质的核心内质从未遭到动摇。就文学本性和其表现能力来看,文学无力自足承担反映社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兵役题材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 第7期 17-25页
作者:王学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400047 
抗战期间,兵役是与抗战大局和民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后方广大文艺工作者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对兵役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既鼓舞和表现民众当兵抗敌的热情,也忠实全面地记录了役政实施过程中的弊端,还较为深入地探究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戏剧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6期 50-56页
作者:王学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47 
通过出版"易卜生专号"、"戏剧改良专号"以及刊发其它戏剧理论文章和戏剧作品,《新青年》破旧立新,不仅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正宗地位,而且确立了其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和写实性的艺术准则,从而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走向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情结与开放情怀——论重庆土家族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收藏 引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3期16卷 131-136页
作者:王学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47 
重庆土家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小说创作群体。重庆土家族小说作家的创作各有特色,却又表现出民族情结与开放情怀的共同特点:就民族情结而言,他们的优秀之作不但表现了土家族的风物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之文学反映论批判
收藏 引用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 第2期27卷 83-92页
作者:朱丕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47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文学反映论经历了宽泛的社会联系的现象反映论、先在的认识论的本质反映论、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文学反映论几个阶段。文学上的社会认识性的本质反映论,将文学引向了社会性认识的道路,悖离了文学作为艺术性、审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之文学功能论批判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5期 5-12页
作者:朱丕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47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史上,社会政治功利观在文学功能中一直处于决定的主导的地位,造成功能地位的严重颠倒、错位和恶性膨胀。文学功能是由艺术(审美)功能、社会功能两大方面所组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必须在前者的制约下才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抗战时期郭沫若史剧创作情感论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6期 78-83页
作者:宋嘉扬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47 
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情感因素。从郭沫若的情感导向、情感寄托、情感展示和宣泄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史剧艺术形象渗透了郭沫若的文化观念、情感体验、个性气质、审美心理和创作移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生态与《现代》的编辑策略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2期 33-39页
作者:王学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47 
《现代》的编辑策略主要表现为准确定位、商业运作、事业追求三个方面,其中既有对当时文学生态的主动适应,也有对文学理想的执著坚守,体现了施蛰存的明智选择:准确的定位使《现代》能够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生存,避免因观点分歧而导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之创作方法批判
收藏 引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2期 18-26页
作者:朱丕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47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之创作方法的发展,经历了潜隐、独立、转化、扩展、消退五个时期的历程。创作方法的性质和内涵也处在不断的衍化、变动之中,并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终至畸变为一种以方法为名的理论体系。其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创作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读《寄语中国艺术人》
收藏 引用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第1期21卷 40-44页
作者:王学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47 
林同济《寄语中国艺术人》提出的“恐怖·狂欢·虔恪”长期遭到非议,其实,“恐怖”是直面生命的本质悲剧,“狂欢”是最高度生命力的追求,“虔恪”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三母题的实质是以尚力思想改变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