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金融研究所"
470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再进阶
收藏 引用
《中国金融2022年 第3期 35-37页
作者:李永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金融研究所 
2021年,注册制改革这一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北京证券交易设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加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继续提升市场法治化水平,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零容忍”方针深入贯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成效显著,维护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发展格局下综合金融经营模式构建与能力提升路径
收藏 引用
《国际经济合作》2022年 第1期 88-95页
作者:吴洁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室(金融研究所) 
综合金融是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增强金融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数据技术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应用及影响
收藏 引用
金融会计》2022年 第4期 32-38页
作者:舒蕾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进步推动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发展。在私募投资领域,大数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投资初始阶段,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使用显著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更好地筛选投资项目。在尽职调查阶段,大数据能帮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发挥REITs在盘活存量资产中的独特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金融2023年 第3期 43-45页
作者:张晓东 赵大伟 张小婉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REITs专注于投资不动产领域,又兼具股、债和另类投资特征,是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手段,对稳定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0年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等单位牵头推进下,我国不断优化公募REITs的顶层设计,推动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信用评级付费模式的国际演变
收藏 引用
《中国金融2022年 第11期 51-52页
作者:蒋贤锋 杨晓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信用评级公信力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评级付费模式。如果在一种付费模式下,评级机构容易受到评级付费的影响而不能提供公正的评级,那么评级公信力将被严重削弱,对市场风险揭示和防范的作用下降。因此,设计好付费模式,对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循环视角下国内价值链体系演进与升级战略选择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2022年 第5期43卷 153-158,192页
作者:朱孟晓 田洪刚山东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济南大学商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在全球价值链存在脱钩与断裂挑战的国际形势下,以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为导向,培育形成安全、多元化、韧性、产业自主可控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兼具理论和战略意义。按照对外开放程度、市场资源配置地位、民营经济占比三个维度,国内价值链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等价交换到功能替代——关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补偿原则的政策讨论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 第7期 169-176页
作者:武锐 高阳山东省财金政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山东济南250199 山东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随着农地退出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退出机制设计中的有偿性原则如何体现、补偿标准应遵循何种原则等问题正在成为政策讨论的焦点。在我国农地退出实践试点中,等价交换原则是补偿机制设计默认遵循的原则。基于该原则确定的补偿标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设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 第6期27卷 7-14页
作者:黄国平 刘煜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100732 
中国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旨在评价中国城市信用环境现状及其成因,为制定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对策提供依据.评价过程和技术路线由三个层次构成,即金融系统现实表征分析,金融生态环境分析以及金融生态系统效率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国东部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研究
收藏 引用
《财政研究2008年 第9期24卷 64-68页
作者:刘少波 黄文青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 
我国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大都程度不同地以各种方式举债。为了绕开《预算法》的约束,这些债务大多处于隐性状态,且负债务的种类之多,负担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融危机背景下重温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
收藏 引用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 第2期 41-48页
作者:蒋海 孙犇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 暨南大学金融系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使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及其最优设计问题再度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其实,这样的争论自197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着,到2001年才基本达成了以资本监管、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为银行监管三大支柱的共识,形成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