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1,417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红外遥感器网状微结构制作工艺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 第12期27卷 222-226页
作者:吴博琦 董连和 孙艳军 冷雁冰 王丽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22 
为了满足航天红外遥感器光学元件透过率高、散热性好的要求,提出一种具有波长选择特性的网状微结构。采用等效介质理论、数学建模理论方法设计网状微结构特征参数,并通过Matlab软件辅助模拟微结构表面光谱辐射特性。运用离子刻蚀机制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Q-type非球面的电子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17年 第6期37卷 194-202页
作者:李闯 薛常喜 杨红芳 张然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采用具有"负-正"形式的反远距结构作为初始结构,利用Q-type非球面设计了一款工作在可见光波段的电子内窥镜物镜(EEO)光学系统,其全视场为110°,焦距为1 mm,F数为3.3,最大通光孔径为3 mm,系统总长为7.89mm。该光学系统由6...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外双波段折衍混合光学-数字联合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20年 第14期40卷 164-171页
作者:胡洋 崔庆丰 孙林 张博 朴明旭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传统单层衍射元件的衍射效率在入射波长偏离中心波长时急剧下降,因此在宽波段红外系统中应用时会导致成像模糊。通过分析视场对含衍射元件系统点扩散函数(PSF)模型的影响,提出了减小视场影响的光学-数字联合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聚束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组的三维目标重构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子学报》2013年 第8期42卷 973-977页
作者:刘智超 杨进华 王晨阳 赵鑫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00 
为了在聚束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中获得三维重构需要的高程信息量,设计了基于聚束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组的目标重构算法.系统在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上分布安置逆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根据位置和倾角的关系,由另两个激光雷达提供三维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于目标识别的紧凑型仿生复眼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 第6期46卷 1-7页
作者:付跃刚 赵宇 刘智颖 张凯 朱启凡 李亚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大孔径仿生复眼光学系统兼顾了凝视大视场的同时,克服了生物复眼孔径小、视距短的缺陷。通过对仿生复眼视场拼接方法的分析,研究了实际阵列周期与理论计算周期数的关系,并提出了降低子眼系统密度的填补子眼法。通过研究球面固定本体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变倍准直扩束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15年 第9期35卷 274-279页
作者:王培芳 向阳 高健 王继凯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激光准直扩束系统可应用在激光测距,激光切割,空间光学激光干涉仪等各个领域。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善激光束的空间发散角,提高光束的准直性,使激光束达到对孔径的要求。基于无焦变倍原理运用Zemax软件模拟设计了一激光准直扩束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遮拦三反射镜变形光学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14年 第12期34卷 250-256页
作者:朱浩 崔庆丰 朴明旭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变形光学系统在X方向和Y方向有不同的焦距,物方视场的横纵比不再受探测器光接收面形状限制,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扩大视场或提高目标分辨率而不影响另外一个方向。研究了无遮拦三反射镜变形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Zernike像差分析方法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六边形紧密拼接结构的仿生复眼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年 第4期50卷 207-215页
作者:苏鹏程 陈宇 张家铭 杨超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基于仿生复眼的视觉优势,分析了仿生复眼的研究进展,对复眼的成像原理及部分昆虫复眼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生物复眼的结构形态,设计了六边形紧密拼接形式的曲面微透镜阵列及转像系统。同时,为了防止相邻子眼间的成像光束串扰,设计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光光源汽车前照灯自由曲面反射器设计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3年 第7期52卷 103-112页
作者:蒋露松 陈宇 海小华 彭礼威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文中针对激光前照灯的光学结构设计困难和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以球面最优传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由曲面反射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支撑曲面的结构,针对扩展光源进行了优化,有效抑制了目标照明区外的照度,实现了清晰的明暗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扇形无漏光太阳能聚光器的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光学学报》2018年 第2期38卷 96-103页
作者:尹鹏 徐熙平 姜肇国 赵聪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建立了扇形无漏光聚光系统,对其几何聚光比与抛物线系数、聚光模组后抛物面宽度及聚光模组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针对光线耦合结构阵列后导致的漏光问题,提出了锯齿型无漏光波导板的设计方法,在提高聚光比的同时获得较高的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