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m虚拟科研组织是运用虚拟组织的设计思想,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方的科研人员及团队连接起来,组建一个动态的研发联盟,具有交流信息网络化、人员分布广泛化、科研活动并行化、组织结构柔性化及动态化、科研环境最优化等特点。为保证其有效运行,需要构建信息技术网络、知识创新网络、契约制度网络、文化信任网络为基础的运行平台,建立决策、协调、激励约束、分配、保密等运行机制。
摘要:虚拟科研组织是应用虚拟组织的设计思想,通过现代高速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科研人员及团队连接起来,组建成一个动态的研发联盟。基于对虚拟科研组织内涵的认识,对其组织结构做了必要的设计和说明,并对其结构特点及与传统科研组织的区别做了详细阐释,因此为保证虚拟科研组织的有效运行,需构建以信息技术网络、知识创新网络、契约制度网络、文化信任网络为基础的运行平台,建立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分配机制、保密机制等运行机制。
摘要:林旭《晚翠轩诗》中的山水纪游之作,思想上具有近代进步诗歌反帝爱国特质,艺术上能不宗一家,博采众长,刻意创新,大多是其晚期诗作中的精品。
摘要: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中,为克服过分制度化的刚性管理存在的不足,充分挖掘教师的科研潜能,提高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与效益,急需引入"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模式,并逐步实现科研管理柔性化。文章在分析高校科研管理柔性化内涵基础上,指出了高校科研管理实现柔性化的必要性与功效性,提出了树立科研管理柔性化新观念、创造人性化的科研管理新环境、提高科研管理者自身管理艺术水平以及构筑柔性化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实现途径。
摘要:根据国务院“能放尽放、可简尽简”管理思路,各地高校出台各自经费管理政策文件。梳理国内四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制定受到顶层设计缺乏、中级指导文件差异、微观层面“自主权”认知的影响,应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执行、搭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评价体系和反馈指标体系。
摘要:基于科技强国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的迅猛发展,分析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前提下,针对现有问题提出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探索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途径,构建科教融合发展的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城市林业建设中树种选择、树冠培育、栽植规划与景观合理配置等所构建的景观和国内前人园林建设规划、树种选择与保护等探讨,分析了我国现代城乡绿化景观构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现代城镇绿化中长期培育措施,并借鉴国外城市林业与传统园林绿化经验进行景观设计,提升绿化景观观赏和使用价值,达到城镇绿化景观可持续性建设的目的.
摘要: 针对滨海沙地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分的问题,以水肥耦合为中心,以1年生木麻黄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利用盆栽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探讨了在不同水肥条件下,水、N、P、K四因子对木麻黄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素对木麻黄生物量存在着耦合交互效应,不同的水、N、P、K配合有不同的生物量积累.因此,合理施肥、量水配肥是改善滨海沙地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的有效途径.
摘要: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1年生木麻黄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木麻黄苗期生物量的水肥交互效应方程模型,方程精度高。分析出各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边际生物量,结果表明,水肥的合理配施是提高木麻黄生物量和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摘要:通过连续定位测定数据,对福建东南海岸带木麻黄林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及木麻黄的季节生长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东南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分为5个时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土壤水分缓冲期、土壤水分平稳期、土壤水分恢复期.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极大,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雨量不均,干湿季节明显,降水是限制木麻黄林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通过对土壤含水量和木麻黄生长量的分析,得到木麻黄生长量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回归方程.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