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优化大枣叶中甜味抑制剂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以浸膏得率,甜味抑制剂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提取方法,再用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大枣叶中的甜味抑制剂。结果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为加入8倍量的水,浸泡30min,提取3次,每次1小时。最佳纯化工艺为用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70%乙醇洗脱,纯度最高。结论优选的提取及纯化方法稳定、合理,可为大生产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优选长药八宝止痒乳膏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长药八宝新鲜叶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影响乳膏成型的主要因素(包括药物加入方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油水加入顺序、搅拌转速等)进行筛选,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采用Design-Expert 12.0软件进行混料设计,得到系列处方,从乳膏的外观性状、耐热、耐寒、离心实验等方面考察不同处方对长药八宝止痒乳膏的成型性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最佳处方为:硬脂酸4 g、单硬脂酸甘油酯3 g、凡士林12 g、液体石蜡15 g、甘油9 g、PEG4008 g、水45 g、三乙醇胺3 g。结论优选得到的长药八宝止痒乳膏均匀透亮、细腻柔软、易涂展、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摘要:优化口气清新爆珠制备工艺条件。以外观、膜厚度、粒径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海藻酸钠浓度、芯液乳酸钙浓度、成球时间、成球乳酸钙浓度、固化时间、芯液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基于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海藻酸钠浓度、芯液乳酸钙浓度、成球时间、固化时间4个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口气清新爆珠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口气清新爆珠最佳制备工艺为海藻酸钠溶液浓度1.4%,芯液乳酸钙浓度5%,成球时间30 s,成球乳酸钙浓度1%,固化时间15 min,芯液添加量100μL。该方法制得的爆珠风味清新,爆浆感佳,口感丰富,为口气清新产品制备提供一种新方法。
摘要:目的优选七珠胶囊各组分在预防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最佳剂量配伍比例。方法复制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并以此作为药效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对太白楤木总皂苷、湖北海棠总黄酮、叶下珠总多酚进行多因素水平配伍实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获得二项多次回归模型方程,根据二项式拟合方程绘制出的因素对指标影效趋势的三维效应面图,筛选七珠胶囊各组分预防急性肝损伤的最佳剂量配伍比例。结果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饮食、活动佳,未见不良反应,无死亡。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七珠胶囊的最佳剂量配伍为太白楤木总皂苷0.05 g/kg,湖北海棠总黄酮0.84 g/kg,叶下珠总多酚1.25 g/kg。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用于七珠胶囊剂量配伍优化筛选,方法简便且预测性好,可为七珠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摘要:目的优化湖北海棠总黄酮口崩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片剂的崩解时限、硬度、片重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压片方法、MCC∶乳糖的比例、崩解剂的种类及用量、润滑剂的种类、主药药量;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湖北海棠口崩片的最优制备工艺。结果确定最优制备工艺:湖北海棠总黄酮提取物35%、乳糖∶MCC(1∶1)37%、交联聚维酮(PVPP)12%、甘露醇15%、硬脂酸镁1%,采用全粉末压片制备。制备的片剂片重差异符合要求,平均硬度在73.8 N左右,崩解时限在24 s左右。结论湖北海棠总黄酮口崩片制备工艺可行,操作简便,能够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
摘要:目的:优化苏木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巴西苏木素、原苏木素B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回流提取法,按照L(3~4)正交试验设计,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以及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苏木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1D2,即以12倍浓度为55%的乙醇,连续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120min。结论:优选的苏木药材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苏木药材的提取。
摘要:优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甲醇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以甲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为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优选马齿苋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测定其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其对人肺癌细胞A549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温度80℃,超声功率200 W,甲醇浓度90%,提取30 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6.37%。马齿苋总黄酮对DPPH·清除率在4.0 mg/mL为89.80%,对·OH清除率在20.0 mg/mL为86.07%;其质量浓度为420μg/mL时对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率为74.62%,与阳性药组无显著性差异。该优化工艺准确可靠,提取率高;马齿苋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摘要:目的:采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沙棘果渣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5,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65℃,乙醇浓度70%。结论:用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选沙棘果渣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稳定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优化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山奈酚的含量;采用UV法检测总黄酮含量;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山奈酚提取率、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水杨酸法和DPPH法分别检测甲醇提取物清除·OH和DPPH·的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甲醇,超声时间15 min;1 ml甲醇提取物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73.89%和91.27%。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甲醇提取物对·OH和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为开发相关的抗氧化性产品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基于Plackett-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PB-CCD)设计优化丹参水提工艺。方法基于试验优化设计,采用PB-CCD设计对影响提取工艺的7种因素进行优化,采用液质联用色谱法(HPLC-ESI/MS)测定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B、丹参素钠、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确定了基于PB-CCD设计的丹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0.5 h,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100℃,液固比6:1,p H值7.0,提取次数3次,浓缩温度100℃。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素钠、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的含量分别为18.91、2.142、0.1935、0.3188 mg·g^(-1)。结论基于PB-CCD设计确定的丹参提取的最佳工艺,模型预测性良好,试验设计有较高的可靠性。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