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陕西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KPI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本运作绩效考核体设计
收藏 引用
《物流技术》2013年 第1期32卷 48-50页
作者:王文慧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从KPI即关键绩效指标的视角研究了物流企业人力资本运作绩效考核体的设计,采用了全面绩效考核的思想克服传统考核方法的片面性。针对目前物流企业人力资本运作绩效考核中存在的考核手段单一、考核体不健全以及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地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差异分析
收藏 引用
《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 第11期33卷 127-131页
作者:杨忠泰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新时期抢占未来国际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虽然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具有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的特点,但两者在产业的性质、内涵、范围、目标和发展阶段等方面还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宝鸡旅游产业精品化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西部论坛(陕西)》2012年 第1期9卷 26-30页
作者:白银峰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宝鸡市是我国西部重点旅游城市,但现代旅游产业滞后,缺少旅游精品。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走专业化精品化发展之路是宝鸡市旅游业的突破口。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旅游商品和旅游创意是宝鸡旅游产业精品化的可行路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宝鸡旅游产业精品化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6期32卷 96-99,105页
作者:白银峰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宝鸡市是我国西部重点旅游城市,但现代旅游产业滞后,缺少旅游精品。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走专业化精品化发展之路是宝鸡市旅游业的突破口。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旅游商品和旅游创意是宝鸡旅游产业精品化的可行路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收藏 引用
《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 第5X期 146-149页
作者:袁春云陕西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对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盘点,探讨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业规划,加强文化诉求与生活方式的结合,提出增加文化内涵是加快实现关中—天水经济一体化,实现宝鸡特大城市、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中后期市场制度变迁原因探析——以唐长安东、西两市的演变为例
收藏 引用
《榆林学院学报》2010年 第5期20卷 34-37页
作者:芦蕊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纵观长安市场的发展演变,这种对称封闭的市场模式在唐前期发展到顶峰,于唐中后期逐渐走向开放。演变的过程表现在市的规模扩大、行数的增多和行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坊内邸店的增加、坊内的商业活动频繁、夜市形成规模等方面,使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财务学文化基因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2期37卷 68-71页
作者:马焱 岳艳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财务学必须同时包括财务技术和财务文化两方面的基因。如果只考虑技术性基因而忽视了文化性基因,它就只能是一种理财工具。探寻财务学的文化基因及其应用,在企业财务文化建设中设计出符合时代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理财文化,营造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构建我国自己的“产品召回制度”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3期 84-86页
作者:康江峰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07 
"产品召回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流行的一种市场管理制度,具有完善产品设计,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生产方式;严格市场准入;维护消费者利益;缓解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等功能。它是市场经济高度成熟,经济立法高度完善的结果。加入WT...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9年宝鸡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研究
收藏 引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 第4期30卷 39-43页
作者:刘晓科 桑晓靖 梁雁 刘辉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目的通过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为政府科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Miller提出的三维模型为理论依据,设计了调查方案并开展问卷调查,从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3个维度测度了宝鸡市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人力资源产权运作对其会计制度安排机制的内容研究
收藏 引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3期26卷 85-89页
作者:吴泷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宝鸡721013 
人力资源会计自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适用性不强的先天不足。若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过多地陷入了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应该是多少”和对“人力资源的利益分配应该得多少”之纠缠中,而缺乏对其所赖以存在的制度约束机制的深入地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