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大分子科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苯并噻二唑类电子受体材料分子设计与给-受体的理论匹配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16年 第8期74卷 676-682页
作者:邵绒 杨鑫博 尹世伟 王文亮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安710119 
设计并理论预测了一系列A′-π-A-π-A′型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电子受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前线轨道特征、吸光性质及电子重组能等信息,同时考察了丙酮、氯苯溶剂对其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性能优异的受体分子与特定给体分子组合构建给-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含BN旋转轴的光驱动分子马达的理论设计和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18年 第3期76卷 196-201页
作者:郭妮 王斌 刘峰毅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119 
依据B=N键与C=C键的电子结构相似性,以Feringa型二苯乙烯型光驱动分子马达(CC-stilbene)为母体,设计了含极性旋转轴的模型马达***2//CASSCF计算结果表明,优化所得的BN-stilbene分子的基态存在四个与CC-stilbene马达结构相似、相对能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荧光小分子在有机薄膜中的固定化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06年 第9期18卷 1076-1084页
作者:丁立平 亢建平 房喻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大分子科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 
将荧光小分子化学固定于基质表面是实现表面功能化的有效途径,是研究固体基质表界面性质的有效方法,也为设计制备荧光传感薄膜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按高分子膜固定法、LB膜固定法和自组装膜固定法分类综述了荧光小分子在固体基质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苯-噻吩低聚物电子结构及载流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 第1期34卷 161-169页
作者:杜松松 赵蔡斌 马妍 王文亮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 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咸阳71200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d)方法对以低聚噻吩为端基、苯并二噻吩(TPT)和并三噻吩(TTT)为共轭桥、炔键为连接臂的20个模型化合物进行了计算研究.在优化中性与离子态几何构型基础上,获得了前线轨道能级、电离能(IPs)、电子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二甲醚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热力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6年 第4期31卷 66-70页
作者:张智芳 陈建刚 郭文斌 刘昭铁陕西师范大学大分子科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DM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0m、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θm和压摩尔热容Cp,m。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甲醚(DME)氧化羰化合成DMC及DME与CO2反应合成DMC的焓ΔrHm、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标准态下碳酸二甲酯合成体系热力学分析
收藏 引用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1期29卷 80-85页
作者:张智芳 陈建刚 刘昭铁陕西师范大学大分子科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DMC)的热力学数据标准摩尔生成焓△fHm^θ、标准摩尔生成青布斯自由能△fGm^θ生和等压摩尔热容Cp,m;在标准态下。300-1000K温度范围内对比了甲醇或二甲醚(DME)氧化羰化合成DMC,甲醇或DME与C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端基对二噻吩和苯并噻吩类共轭桥化合物电子结构及载流子传输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11年 第10期69卷 1151-1159页
作者:杜松松 李春荣 赵春梅 魏妮 王文亮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5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TDDFT)B3LYP/6-31G(d)和PBE0/6-31G(d)方法对苯乙烯/乙炔为端基,二噻吩(2T)、苯并二噻吩(TPT)和二苯并噻吩(PTP)为共轭桥的12个化合物进行了系统地计算研究.在分别优化中性态与离子态几何构型的基础上,获得了前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气稳定的氮杂蒄电子传输材料分子设计及三氮杂蒄衍生物迁移率计算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 第9期43卷 1172-1180页
作者:马妍 赵蔡斌 王文亮 尹世伟 魏俊发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安71006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氮功能化对蒄类化合物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及载流子传输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杂N原子可以线性降低前线轨道能级,增强电子注入能力与空气稳定性,且邻位掺杂较迫位和均匀掺杂调节效果更为显著.其中,十二氮杂蒄(1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萘二酰亚胺类电子受体材料分子设计与开路电压的理论调控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化学》2016年 第7期46卷 699-706页
作者:邵绒 王文亮 杨鑫博 尹世伟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安7101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预测了6个萘二酰亚胺(NDI)衍生物电子受体分子An(n=1~6)的几何构型、前线轨道特征及吸收光谱,并分别与选定的3个给体分子Dm(m=1~3)组合,构建给-受体(D-A)界面,从单分子尺度评估了不同D-A界面载流子的复合程度.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锚定RuP纳米粒子用于水合肼氧化辅助产氢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2023年 第12期39卷 103-112页
作者:王正慜 洪庆玲 王晓慧 黄昊 陈煜 李淑妮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2 挪威东南大学微系统系博尔3184挪威 
氢能是替代传统燃料的理想清洁能源。电解水析氢由于其环保和低成本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阳极析氧反应(OER)的缓慢动力学降低了制氢效率。因此,肼氧化反应(HzOR)以其低的理论电压电位(−0.33 V ***)成为了OER的合理替代方案。本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