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陕西省社科院"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精彩言论
收藏 引用
《西部大开发》2022年 第11期 10-11页
作者:肖云儒 党双忍 王建康 金乾生不详 陕西省林业局 陕西省社科院 
如何形成新的文化创造观。我们常说陕西是文化大,其实主要是指资源丰富。但陕西丰富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档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新的文化资源观。文化资源是多层次的,既有文物、文化遗迹类的硬资源,周秦汉唐历史文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云山碑刻与壁画的文化价值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2007年 第1期 112-116页
作者:吴敏霞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所 
陕北佳县白云山现存碑刻150余通,壁画1300余幅,是白云山文化的具体物化表现。它们记载了历史,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从政治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充分发挥了宗教文化的功能,对于丰富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文化内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诗坛才女吉恩·莫纳汉的新作《信或不信》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 第2期 18-20页
作者:成梅陕西省社科院 
美国诗坛才女吉恩·莫纳汉成长于康涅狄格州的赤夏(又译柴郡)。她曾先后就学于缅因州的贝茨学和苏格兰的圣安得鲁斯大学,之后在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写作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她很有诗歌天赋,从八九岁起就对诗歌写作产生了浓厚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话语策略与文人画像:以20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史书写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 第3期 49-61页
作者:魏策策陕西省社科院文学艺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本文探究文化意识对文学史书写和文化主体的影响作用,以20世纪初期6本主要的英国文学史为对象,分析撰者和译者因不同的文化立场所持的话语策略,其中王靖、金东雷所著的英国文学史采取了"归化"的话语策略,而欧阳兰、曾虚白则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文艺与社会治理:以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2016年 第5期 116-122页
作者:韩伟陕西省社科院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中心 
延安时期的新秧歌运动,不止是艺术形式的变革,它还对社会动员、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秧歌社会作用的发挥,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新文艺政策,得益于根据地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也与秧歌自身的特质有关。回顾新秧歌运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音信仰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1996年 第4期 34-35页
作者:李利安陕西省社科院历史所 
观音信仰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李利安观音信仰是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盛传不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方面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观音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自从魏晋时代观音信仰传入中国后,便源源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季鸾佚诗《壬申春与杨介石留别四绝》诠释
收藏 引用
陕西史志》2003年 第5期 45-49页
作者:牛济陕西省社科院 
1995年春,笔者赴陕西富平县搞社会调查,偶然翻阅1990年12月刊印的内部资料《富平文史资料》第十五辑,发现有张季鸾佚诗《壬申春与杨介石留别四绝》,原诗如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内涵
收藏 引用
《唐都学刊》1996年 第4期12卷 92-94页
作者:杨立民陕西省社科院<人文杂志>编辑部 
本文认为:从文学本体意义上看,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去现为特定的社会现实对创作和接受中主客体双方的影响与制约,使主观方面的审美理想与客观方面的社会理性蕴涵统一起来。使创作主体的艺术方式具有特定的现实品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唐代长安佛像看中国佛像艺术的变迁
收藏 引用
陕西史志》2001年 第3期 39-41页
作者:梁鑫喆陕西省社科院宗研所副研究员 
提起中国佛像艺术,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敦煌、龙门、云岗三大艺术宝库。长期以来,学者们过多地偏重于这些地区的研究,而对反映中国佛教艺术高峰时期的唐代长安佛像艺术却很少涉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国时期的书法艺术思想评析
收藏 引用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 第2期27卷 1-3页
作者:何炳武陕西省社科院古籍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三国时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蕴育出了三国时期鲜明的艺术思想。在书法史上主要表现为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审美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