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根据青海省公益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工程分析了青海省公益林资源管理需求,完成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逻辑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系统设计,实现了各项林业生态工程数据的输入、统计、查询、分析、更新、输出等多项功能,提高了公益林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摘要:文章就园林在城市中的应用与影响,提出了一些看法。
摘要:棕熊(Ursus arctos)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棕熊鉴定是生物资源调查和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解决人兽冲突和打击珍稀动物非法盗猎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研究设计棕熊物种鉴定特异性PCR引物,建立基于粪便材料的棕熊特异性PCR鉴定方法,并对粪便材料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研究设计的棕熊特异性引物可以鉴别藏棕熊(***)、东北棕熊(***)和喜马拉雅棕熊(***)等亚种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从粪便材料中高效特异性地鉴定藏棕熊,为棕熊野外调查鉴定提供了技术方法,也为棕熊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摘要:以青海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基础,结合样地调查资料、解析木资料等,综合应用模型模拟、尺度扩展和GIS等方法,分析青海省乔木林碳储量现状。结果表明,(1)2009年青海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约为28.55×10~6Mg,平均碳密度约为44.24Mg/hm^2;(2)青海省乔木林碳主要分布在天然林中,占青海乔木林碳库总量的89.83%,碳密度同样以天然林为高(46.19Mg/hm^2);(3)有林地中纯林碳储量最高,占乔木林碳库总量的84.28%;碳密度则以混交林为最高,达60.20Mg/hm^2;(4)青海省四大乔木树种(组)(云杉、圆柏、桦木和杨树)的碳储量占全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98.07%,碳密度方面居前5的树种(组)为云杉(74.03Mg/hm^2)、桦木(55.76Mg/hm^2)、油松39.24(Mg/hm^2)、栎类(37.49Mg/hm^2)、圆柏(29.61Mg/hm^2);(5)青海省乔木林主要以中幼林为主,占总面积的63.19%,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
摘要:基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基本要求以及当地的实际状况,选择土地合格性、碳汇潜力、生态区位、社会经济和风险威胁等5个评价指标对青海省碳汇造林项目潜力及区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适宜开展基于CCER碳汇造林项目的地块总面积达364.47×104hm2,约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48.2%;其中优先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南部)168.77×104hm2,占地块总面积的46.3%;大通县、乐都县和互助县是青海省CCER碳汇造林项目应优先考虑的区域。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