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青海当代女性诗歌的多样与多元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 第4期 171-176页
作者:毕艳君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当下作家女性身份中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愈加凸显。青海当代女诗人以文化交融的开阔意象、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景以及新生力量的蓬勃与多样,用她们个性而诗意的文字对汉语诗歌进行着不同形态的艺术探求和美学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湟地区民间叙事诗的口头程式特征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 第2期 162-166页
作者:胡芳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青藏地区各民族的民间叙事诗具有口头诗歌高度程式化的特点。本文借鉴西方口头程式理论和中国民间叙事诗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角度,从程式化的叙事结构、语言、故事类型、修辞、主题或典型场景等方面对青藏各民族民间叙事诗的艺术特征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地上的坚守:青海当代诗歌简论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 第5期 111-115页
作者:毕艳君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青海高地独特的地域风貌、生存背景和文化建构使青海诗歌葆有了高原独特的韵味与生命魅力。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先锋诗等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作旋风此起彼伏时,青海诗人创作上的坚守使他们的诗歌更多地保留了一种精神的重量与艺术尊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濒危的民间戏剧--青海河湟地区皮影戏艺术的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 第1期 88-92页
作者:毕艳君 鄂崇荣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 
皮影戏是我国民间融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为一体的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素有"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的美称。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皮影戏在青海河湟地区甚为流行,但时至今日,曾经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昆仑文化作为青海省标志性文化的思考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 第3期 31-38页
作者:赵宗福 鄂崇荣 解占录 霍福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青海省艺术研究所 
本文对昆仑文化的内涵、主要内容、特色项目及其地位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梳理和分析。认为昆仑文化既包括历史文化,也包括现当代文化;既包括各类精英文化,也包括各民族民间文化,昆仑文化可以作为涵盖青海文化的标志性文化。并在对青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部高原的礼赞——论昌耀的诗歌创作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 第2期 95-97页
作者:胡芳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昌耀是西部高原孕育出来的大诗人,西部高原不仅给了昌耀精神上的滋养和温暖,也给了他艺术上的独特发现和无尽灵感,昌耀正是凭借对西部高原前未有的展现和发掘,取得了自己诗歌艺术上的成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隐在的诗意:军人视野下的高原大美——简析祁建青散文创作中的审美个性
收藏 引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4期 23-26页
作者:毕艳君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祁建青的散文在浓郁的高原情结中处处展现了高原的大美,他发现美、阐述美的过程就是其探寻生命意义乃至人类灵魂在的心灵历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其特有的精神承载和审美风度,显现了他别样的审美个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