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韩国西京大学"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化艺术管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文化产业》2024年 第12期 37-39页
作者:卢倩豫韩国西京大学 
现探讨文化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分析文化艺术管理在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以及维护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拓宽管理领域、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游记》中白骨精的原型试探
收藏 引用
《艺术家》2019年 第8期 174-175页
作者:霍涛 Yang Eun Jin韩国西京大学 
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白骨精是一个没有明确注明背景及身份的妖怪,以致由此延伸出各种形态的作品。为了深入了解白骨精的原型,让后期关于白骨精作品更接近原著,本人以历史文献及原著剧情为依据试着对白骨精身份进行推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独龙族文面的相关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 第4期 7-8页
作者:霍涛 Lim Hee Kyung韩国西京大学韩国首尔02713 
文身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也是传承和持续时间最长久的文化形态之一。传统的文身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社会和学术研究价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里有文身文献记载的就达到18个以上。其中云南省现存文面遗迹中长期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拟数字人在现代营销中的应用及风险管理
收藏 引用
《商业观察》2024年 第15期10卷 30-33页
作者:陈科存韩国西京大学韩国首尔027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数字人(通过计算机图形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综合生成的实体)成为一种新兴的营销工具,正逐渐改变着营销交流的格局,其在外观、声音和行为上极尽模拟真实人类,且能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泛的互动和内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曼纽尔·米兰达在《汉密尔顿》音乐剧中的创作浅析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24年 第15期 68-71页
作者:涂成超韩国西京大学艺术融合系 
本文以林-曼努尔·米兰达在创作音乐剧《汉密尔顿》中的创新手法为分析客体,从嘻哈音乐和传统音乐剧的结合和韵律和节奏对剧中人物的表达等方面进行切入。此外通过《My shot》主题曲等关键曲目,揭示了音乐动机如何在增强剧情和角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流行音乐与黄梅戏的融合借鉴的路径探微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24年 第1期 20-23页
作者:涂成超韩国西京大学艺术融合系 
随着流媒体等转播方式的逐渐兴起,传统戏曲和流行音乐的距离逐步拉近。黄梅戏素有戏曲界“流行音乐”之称,并且在融合过程中形成了黄梅戏歌,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探索二者之间的融合路径和多种形式,为以后黄梅戏的发展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元宇宙视域下旅游与酒店业的创新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商业观察》2024年 第11期10卷 72-75页
作者:陈科存韩国西京大学韩国首尔02716 
当前,全球旅游与酒店业正处于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这一变革主要受到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以及元宇宙概念的持续演进的影响。元宇宙不仅是一种技术或工具,它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能够引导旅游与酒店业重新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文创品牌设计——以山东鲁绣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 第23期 54-56页
作者:朱迪西京大学韩国首尔100-744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活态”一词便出现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的相关研究中,随着当前各地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活态传承”逐渐成为了发展与传播地方非遗文化品类的重要实践理论。山东鲁绣作为中国山东地区的代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然”·“如画”的转译——析王澍设计理念
收藏 引用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4年 第8期4卷 198-200页
作者:宗彦 杨凱智长春建筑学院吉林长春130607 西京大学韩国首尔027028 
文章通过“自然”“江山如画”作为概念的延展,梳理王澍创作中“自然”这一母题,解读自然论述中的古代山水画,论证山水画艺术形式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从技法到概念、从材料到形式的引申与创作的转译。并对照3个建筑项目,阐述“自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