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已经证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广谱中和抗体(bNAbs)具有保护作用。近期bNAbs 3BNC117和VRC01的临床Ⅰ期试验证实,两种中和抗体均可降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然而,bNAbs目前尚难以通过疫苗诱导产生。在泰国RV144疫苗试验中,疫苗对受试人群的总体保护率为31%,血液样本中未检出bNAbs,表明抗体的其他免疫效应功能在抑制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抗体Fcγ受体(FcγR)介导的非中和抑制作用在保护黏膜组织免受HIV感染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在HIV通过黏膜组织传播的早期,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Fc受体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它们是HIV通过黏膜组织最初感染的靶细胞。因此,在新的疫苗设计策略中,除了诱导bNAbs产生,具有其他免疫效应功能的非中和抑制性抗体也应纳入疫苗接种评价体系中。
摘要:目的随着整合酶抑制剂的使用,整合酶抑制剂耐药突变出现不可避免,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根据中国1型艾滋病病毒(HIV-1)主要流行株建立HIV-1整合酶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国内HIV主要流行株(CRF01_AE、B、CRF07_BC、CRF08_BC、C)参考序列,用Oligo软件在整合酶保守区设计引物。挑选160例不同病毒亚型、病毒载量> 1 000拷贝/mL的样本,进行巢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扩增和测序。拼接后的序列输入斯坦福大学耐药网站,进行耐药突变位点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HIV-1整合酶全长(288个氨基酸),160个样品157个扩增成功(成功率为98.1%)。3名操作人员对15个样本进行扩增和测序,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9.83±0.05)%。结论根据中国HIV-1主要流行株建立了整合酶耐药基因型检测方法,有助于优化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有助于HIV-1的防控。
摘要:目的建立HIV-1DNA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HIV-1NL4-3LTR基因及人CCR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绝对定量检测方法,对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用该方法对20例HIV-1感染者HIV-1D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构建了HIV-1DNA绝对定量的标准品质粒,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重复性试验中变异系数小于3%,检测下限为1×103拷贝/μl。20例HIV-1感染者样品中,14例样品检测到HIV-1DNA,检出率为70%。结论 HIV-1DNA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为进一步研究HIV-1DNA与疾病进程的关系和评价抗病毒疗效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